陶器向瓷器的跨越
制陶新工藝
白陶是指器胎的表里都呈白色的一種陶器,采用含鐵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嶺土制作而成。刻紋白陶的創(chuàng)制和使用,是商代晚期制陶工藝的新成就,它的硬度耐火度吸水率都較以往的陶器有質的飛躍,并為后世制瓷業(yè)的發(fā)展滌訕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尊貴的酒器
這件白陶瓿是商代刻紋白陶的代表作品,它仿造青銅器的式樣制作,是一件盛酒器。造型為球形,斂口斜肩圓底,口沿外折,圈足外撇,給人以端莊飽滿的感覺。
陶瓿的裝飾紋樣全部由直線構成,主題突出,層次豐富,先用線條在瓿上劃出網格花紋,然后在網格內填刻主題紋樣,再用刀刻去主紋以外的胎土,使其微微凸起,而在凹處再刻飾云雷地紋,形成由凸雕的主紋與細密線刻的地紋組成的瑰麗圖案;頸部是夔紋,腹部為曲折紋飾組成的獸面紋,方菱作雙眼,折線作鼻翼。裝飾布滿全器,構圖謹嚴,凹凸疏密結合自然,對比強烈,產生虛實變幻明暗相生的藝術效果,細細賞玩,如觀天上的辰星,繁而不亂。
世存極少
夏商兩代,白陶器專為奴隸主貴族所有,因其質地堅硬,潔凈美觀,惹人賞愛,故做工十分考究,不厭甚精。到了商代后期,這種風氣越演越烈,多出費工夫的精品,而產量很少。西周以后,由于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器的興起,白陶器逐漸減少以至根本不見,所以商代晚期的白陶成了稀世珍品。
仙人庇佑
讖緯之風
西漢末年,儒學逐漸走向神化的道路,社會上讖緯學說廣泛流行,厚葬成風。器物上表現(xiàn)神話色彩的內容顯著增多,所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以及仙人和其他一些奇禽怪獸圖案也大量出現(xiàn)。陶壺作為當時的主要日用品,在彩繪上更是下盡功夫,描畫出許多精美的圖畫。
審美傳統(tǒng)
此壺高頸鼓腹空心假圈足,肩部有兩個對稱的鋪首,壺蓋像一個帽子,造型線條優(yōu)美,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非常和諧,符合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觀念。
羽化登仙
在裝飾上,器表先涂白粉為地,再用黑色及紅色弦紋分隔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然后施以彩繪。中部主題紋飾是嬉戲龍虎的一對仙人及人面獸人面鳥,其間輔以流云紋,其余部分分別用紅綠黑紫等顏色繪出三角紋云紋渦紋鋸齒紋及菱形等圖案,畫面豐滿。全部紋飾主題突出,形象生動,層次分明,色彩絢爛,多色配合使用,雜而不亂,滿足了“羽化”、“登仙”的內容需要,顯示了很高的藝術造詣。
神仙不走
彩繪陶器與彩陶不一樣,繪制以后不再進行窯燒,因此色彩與胎體結合不牢,花紋極易脫落,留至今日的多已面目全非。這件仙人戲龍虎陶壺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年,原本遇水或用物擦拭即會脫落的彩繪圖案依然清晰,不免讓人感嘆,是真正的神人也在關注著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