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店完全由朱燦和妻子兩個人打理。他們每天都要從早上5點忙到晚上10點,既當(dāng)老板,又當(dāng)廚師、服務(wù)員。雖然十分辛苦,但是由于周圍飯店眾多,小吃店的生意一直不景氣,每月的收入除去費用已經(jīng)所剩無幾。“好美味”巧變“怪難吃”
一天,小吃店來了一位顧客。他要了瓶啤酒,點了份雞柳。
誰知,雞柳剛?cè)肟谒谷淮罅R起來:“呸,呸,這是什么好美味?明明是怪難吃!”
朱燦跑過去一問才明白,原來自己由于生意不好,情緒低落,在做雞柳時,把幾種調(diào)料放錯了,使美味變成了怪味。
朱燦趕忙道歉,但那人不依不饒,站在門口大喊:“好美味是假的,怪難吃才是真的。”引得大街上的人都來圍觀。第二天竟有人用毛筆在他的店門上寫上了“怪難吃”三個大字。
朱燦本想馬上洗去這三個字,但轉(zhuǎn)念一想,這確實是自己的錯,不如留下來,時時警示自己。
從那以后,他盡心盡力、熱情真誠地招待每一位顧客。說來也怪,自從門上有了“怪難吃”三個字后,光顧小店的顧客越來越多,原來大家都好奇地想知道“怪難吃”到底是什么,究竟難不難吃,結(jié)果一吃香酥雞柳就都迷上了。
后來,朱燦干脆取下“好美味”,換上了“怪難吃”的招牌。自那以后,他的小店門口常常排起一條長龍,許多人專程從遠道前來品嘗。
2000年11月16日,店里來了一位中年婦女,點了一份香酥雞柳,一坐就是兩個多小時,好幾次欲言又止。這位女士叫賈艷紅,是來自成都的一名下崗女工。她想跟朱燦學(xué)手藝。
聯(lián)想到自己下崗后的遭遇,朱燦實在不忍拒絕,和妻子商量,妻子也同意把這項手藝傳授出去。他們試探著跟爺爺說出這一想法,沒想到爺爺立刻就答應(yīng)了。三天后,賈艷紅學(xué)成而歸,對朱燦一家千恩萬謝。
幾天后,一位朋友帶女兒光顧“怪難吃”,小家伙邊吃邊稱贊:“叔叔,你做的雞柳跟肯德基的炸雞翅一樣好吃!”
朱燦一聽不禁眼前一亮。隨著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逐漸深入,休閑食品正在成為人們的飲食新寵。那么,為什么不將香酥雞柳從飯桌上獨立出來,發(fā)展成一種休閑美食呢?
他參考各種快餐,對原有的工藝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改進,確立了新的風(fēng)味:“香脆無骨雞柳”。為了將這種口味做地道,他還制作了一種專門的加工設(shè)備。
制作這種產(chǎn)品,投資者只需租一個一兩平方米的臨街門面、一節(jié)柜臺或一個路邊攤就可以開始經(jīng)營,現(xiàn)場加工,現(xiàn)做現(xiàn)賣。很快,登門求學(xué)者絡(luò)繹不絕,“香脆無骨雞柳”的招牌掛遍了重慶市的大街小巷,甚至還普及到了成都、武漢等地,成為繼火鍋之后又一道重慶特色美食。“怪難吃”紅透重慶市
然而,好景不長。
2001年2月,一位王先生到朱燦的店里考察,第一句話竟問:“你這是正宗的‘香脆無骨雞柳’嗎?”
朱燦有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