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午12點,上海市淮海中路金鐘大廈31層味千拉面中國總部的一間窄小的辦公室內,站滿了一群西裝革履的人士。
他們正圍著房間正中央桌上擺放的兩大碗熱氣騰騰的湯面和幾個空碗,熱烈地交談著。
“我們開始吧。”隨著角落上一位戴著銀框眼鏡,卷發(fā)披肩的中年女士提議,服務員開始將每個空碗里盛上面條,大家也紛紛端起品嘗,頓時,辦公室里響起了一陣碗筷碰擊聲和人們吃拉面時會發(fā)出的特殊聲音。
這位中年女子叫潘慰,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主席兼行政總裁。這群吃面條的人,便是味千中國的高層們。這道品嘗面條的工序,叫做試吃,對于半年更換一次菜單,每年菜品更新率高達40%的味千拉面來說,是每月都要頻繁進行的工作。而老總們手中的這碗湯面,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出現在你家樓下味千拉面的新產品菜單上。
“你們覺得哪碗味道好?”潘慰一邊咂著口中的湯,一邊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我倒是覺得第二碗味道好,第一碗只是喝進去覺得香,但是過去就過去了;第二碗的香味更醇厚,吃完了還留在喉嚨間。不僅年輕人喜歡,老年人也可能更喜歡這種有內涵的。”
十年快速擴張
具有內涵的快餐拉面,這是潘慰一直追求的味千拉面品質。味千拉面從一開始就被定位為健康食品。盡管味千拉面主要菜品是中國傳統(tǒng)的面食,但按照潘慰的說法,味千拉面并不完全屬于中餐,而是介于西式快餐和中式傳統(tǒng)餐飲之間的“快速休閑餐廳”。對于中西餐的差別,潘慰有句著名的論斷:“西式快餐是飯在等你,中式是你在等飯。”而味千拉面則巧妙地結合了中餐的口味、營養(yǎng)和西餐的快速。
10年前,味千拉面在深圳開出內地第一家連鎖店時,就在工業(yè)區(qū)擴建了一個食品加工廠,稱為中心廚房。之后珠三角地區(qū)所有味千連鎖店的產品,都來自于這個中心廚房。1999年,公司又在上海興建了一家中心廚房,負責為華東、華北及東北地區(qū)的門店提供產品。目前,味千拉面全國167家門店的骨湯原汁、面條、原料,都采取統(tǒng)一生產、統(tǒng)一采購,門店的后廚只需進行最后的簡單再加工工序。
在味千拉面上;春B返暄b有透明玻璃的后廚,工業(yè)化的煮面過程猶如一條生產線:成包拉面從中心廚房運來,每包一碗。每口大鍋里有6個笊籬,拉面放進去后定時,時間一到,笊籬自動浮出水面。廚師把面倒入碗中,盛上用統(tǒng)一配送的原湯勾兌的骨湯,熟練撒上完全按比例調配的配菜。一碗味千拉面上桌,短到只用3分鐘。
192倍超額認購
企業(yè)規(guī)模日益擴大,潘慰開始考慮上市融資以圖發(fā)展。當時,很多風險投資都從科技、媒體、電信等行業(yè)抽離,將目標投向盈利豐厚且增長迅速的餐飲業(yè),味千拉面自然也吸引了很多風投注意。但是,潘慰謝絕了所有風投。
“我們不缺錢,為什么要風投來稀釋股份?而且一兩億元的融資也不是很多。”說這話時,潘慰語氣頗為自信:從發(fā)展初始,味千拉面的現金流就比較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