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一次勤工儉學,胡忠的職業(yè)生涯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樣。“我上學時學的是唱歌,男中音,后來出去勤工儉學,和出版發(fā)行結(jié)下了緣份。”這一結(jié)就是十幾年。
原先在報社的時候,胡忠特別愛去資料室看雜志,“我記得當時有一本書叫《紙老虎》,專門介紹西方傳媒業(yè)的大亨老板,我很喜歡這個名字,當時就有這么個念頭———如果將來我自己開公司的話,一定要用這個名。”
沒想到,胡忠如愿以償。
京城第一個報童
1990年,還是學生的胡忠到《中國經(jīng)營報》勤工儉學,“一開始就是糊信封、抄信封,然后送到郵局蓋戳,光這個單調(diào)的工作就干了3年。后來,我們每天早上5點多去取報紙,然后捆報紙,送報紙,每天如此,到后來才慢慢接觸到印廠、郵局,了解到報紙發(fā)行的一些事情。”
1991年,胡忠開始騎著自行車給小攤亭送報紙,“那會兒,報刊還基本沒有自辦發(fā)行,我算得上是北京第一個報童。”到1993年《精品購物指南》正式創(chuàng)刊時,胡忠承包了《精品》的發(fā)行部。
“一開始挺艱難,0.30元一份也沒人要,因為大家覺得購物指南是你讓我買東西,就應該免費送,不該花錢買。”到后來,隨著報紙質(zhì)量提高,服務的多樣性,報紙越來越受到讀者的喜愛,銷售也越來越順暢,“發(fā)《精品》我們還是騎著自行車送報,最多的時候,我手下有100多號人,30萬份報紙在兩個小時就能覆蓋全北京的各個報攤。”
在報社,胡忠一干就是十年,從一個勤工儉學的臨時工到發(fā)行部主任,一直做到總經(jīng)理助理,“應該說,我在《精品》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9年,胡忠離開了《精品》,下海創(chuàng)辦了紙老虎。
第一個開專賣店賣報刊
因為和報紙打了十年的交道,胡忠還是想做自己的老本行———賣報紙,但這次他不想再當報童,他要進商場、進超市,建渠道。
“過去,賣報紙也就是沿街支個攤,風吹日曬還算好的,弄不好碰上城管連攤都給你端了。再說,當時,我也想借鑒一些先進的銷售方式,你知道在臺灣,根本沒有專門的報刊亭,都是在便利店或雜貨鋪銷售報刊。”
胡忠的第一次嘗試是在公司對面的一家超市。他以每月2000元的價格租了一個10平米的店,一開始就賣報,很快就發(fā)現(xiàn)行不通,“主要是成本和運轉(zhuǎn)周期上不匹配。報紙的時效性強,原先發(fā)《精品》的時候,我們有足夠的人力,而現(xiàn)在我手下只有5個人,等報紙送到,也成昨日黃花了。”
因為在時效性上競爭不過報攤,胡忠就轉(zhuǎn)向以雜志為主,雜志的時效性沒那么強,而銷售碼洋又比報紙高,在寸土寸金的超市、商場,單位產(chǎn)出率會比較高。
就這樣,從一開始以報紙為主,到后來,報紙一半,雜志一半,再后來就以雜志為主,“生意還不錯,能夠持平,用專賣店的形式賣報刊,我們是第一家。”胡忠說這證明市場有這種需求,他們“試對”了。
但第一家店在開了6個月后就關(guān)了,因為胡忠覺得這樣開店成本太高,最重要的是速度太慢,“從一開始,我就有一個主導思想,就是要把紙老虎做成連鎖店,我想盡快把專賣店鋪開。”
于是,他們調(diào)整經(jīng)營思路,采取和商家直接結(jié)盟的方式,由商家出場地,他們來做供應商,賣了以后大家分賬。這樣一來,紙老虎專賣店像星星之火一樣點燃京城大地,最多的時候紙老虎在北京開出500多家店,但令胡忠沮喪的是,絕大多數(shù)的店入不敷出,因為銷售量很有限,多的一個月也就1萬多,差的一兩百甚至幾十塊,而且商家的退貨率極高,“用那種方式開店只能說傳播了紙老虎的名聲,但從盈利的角度來說非常不科學。”
吃一塹,長一智,他們又重新回到原點,自己租店,自己經(jīng)營,并且調(diào)整現(xiàn)有店面,收縮戰(zhàn)線,到現(xiàn)在,紙老虎在北京的店保持在30家左右,“我們隨時都在進行微調(diào),不行的店隨時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