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山幫助母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處理文件,整章建制。李貴山讀,陶華碧聽。聽到重要處,她會突然站起來,用手指著文件說:“這條很重要,用筆劃下來,馬上去辦。”幫母親“看”完了文件,李貴山便開始起草規(guī)章制度,然后再讀給母親聽。陶華碧聽得極為認真,聽到有不妥的地方,她立即口述更正,然后再由李貴山修改……如此反復多次,直到滿意,她就在材料的右上角畫個圓圈。李貴山看著這個畫圈,哭笑不得,他在紙上寫下了“陶華碧”三個大字,讓母親沒事時練習。哪知,陶華碧對這三個字看了又看,一邊搖頭,一邊為難地感嘆說:“這三個字,很復雜,很復雜呀!”
在長子李貴山的幫助下,陶華碧終于制定出了公司最原始的、帶著濃厚鄉(xiāng)土氣息的規(guī)章制度,寬嚴并濟,獎懲分明。但是,只有長子幫忙,陶華碧還是深感人才不夠。于是時隔不久,她又招聘了一個具有本科學歷的青年。怎么培養(yǎng)這個人才,又怎么留住這個人才?沒有文化的陶華碧卻有她自己既樸素又獨特的“絕招”。本來,她招聘這個本科生的目的,是想讓他當辦公室主任,但她卻沒有馬上任命,而是先讓他在公司里做雜活,用她的話說:“這是淬火!”然后,她又派他到全國各地去打假、考察市場,這一招用她的話說:“這是磨磨!”半年后,她才任命他作辦公室主任……這個人,就是如今“老干媽”公司里的第三號人物王海峰。如何管理好公司越來越多的員工呢?陶華碧又有她另外的同樣既樸素又管用的“絕招”:實行管理親情化,自始至終對員工進行“感情投資”。
最初讓長子制定規(guī)章制度時,她就把這一招視為最基本的要素。比如:在員工福利待遇的制定上,陶華碧考慮到公司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員工吃飯難,她決定所有員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篆…當“老干媽”公司現今已發(fā)展到1300人,這個規(guī)矩仍然沒有廢止。這么龐大的企業(yè),一直這樣實行全員包吃包住,誰敢想,誰又敢做?然而,陶華碧不管花多大的“血本”,卻始終堅持了下來。
制度雖然這樣制定了,但她還親歷親為,總是在人們想不到的地方關心人,體諒人。公司里有一個廚師來自農村,父母早喪,家里還有兩個年幼的弟弟,可他愛喝酒抽煙,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幾乎都被他花掉了。陶華碧得知這一情況后,很是擔心。有一天下班后,她專門請這個廚師到酒店喝酒。酒桌上,她對他說:“孩子,今天你想喝什么酒就要什么酒,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但是,從明天開始,你要戒酒戒煙。因為,你要讓兩個弟弟去讀書,千萬別像我一樣一個大字不識。”這番語重心長的話,使這個廚師深受感動,當即表示戒酒戒煙。但陶華碧還是不放心,她只讓他每月留200元錢零花,其余的錢則由她替他保管;什么時候他弟弟上學要用錢時,再從她那里支拳…只是關心個別員工,陶華碧覺得還不夠。每當有員工出差,她還總是像老媽媽送兒女遠行一樣,親手為他們煮上幾個雞蛋,一直把他們送到廠門口,直到看到他們坐上了工交車后,她這才回去……一個大企業(yè)的董事長,誰能像她這樣為一個普通打工仔理財?誰能這樣從細微處關心每個員工?不說是絕無僅有,也難找到第三個啊!雖然沒有文化,但陶華碧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幫一個人,感動一群人;關心一群人,肯定能感動整個集體。果然,這種親情化的“感情投資”,使陶華碧和“老干媽”公司的凝聚力一直只增不減。在員工的心目中,陶華碧就像媽媽一樣可親可愛可敬;在公司里,沒有人叫她董事長,全都叫她“老干媽”。公司的員工來自五湖四海,生活習慣各異,他們每天吃、注工作、生活在公司,時間久了,互相間難免發(fā)生摩擦,但只要陶華碧一出面,問題就迎刃而解。就這樣,公司全體員工在她“親媽媽”一樣的呵護下,團結一心地為“老干媽麻辣醬”的迅速發(fā)展拼搏起來……到2000年末,只用了3年半的時間,“老干媽”公司就迅速壯大,發(fā)展到1200人,產值近3億元,上繳國家稅收4315萬元。
“絕招”三:“誠信”經營是發(fā)展的“硬道理”公司發(fā)展到這個程度后,已經見過了世面的陶華碧,漸漸感覺到自己的“土辦法”再也跟上激烈的競爭形勢了,必須與時俱進。怎么個“俱進”法呢?她想:自己雖然沒多少知識,可天下有知識的人多呀!毛主席不是說過嗎?“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我就來個“他為我用”,“借智借腦”,把別人的現代化管理引進來!
打定了主意,陶華碧就把公司的管理人員輪流派往廣州、深圳和上海等開放城市,讓他們去考察市場,到一些知名企業(yè)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她直率地對他們說:“我承認自己‘老土’,但你們別土,企業(yè)別土!你們每個人出去后,都幫我拿回一點新東西來!”這一招還真管用,派出去的管理人員陸續(xù)回來后,很快就使公司逐步走上了科學化管理的道路。
當公司走上正規(guī)化后,長期嘔心瀝血的陶華碧終于感到心真的有些累了。每當看到同齡的老太太們坐在樹蔭下,抱著孫子相互拉著家常,她就羨慕得不得了,恨不得馬上加入她們的行列。有一天晚上,她情不自禁地拿著一個小凳子,走到了老太太們中間。她們看見她來了,頓時就把話題轉到了她身上,問她:“你賺了那么多錢,幾輩子都花不完,還這樣拼命干什么?”陶華碧一聽,頓時愣了,真的不知該如何回答。那天回家后,她躺在床上仍在思考這一問題,幾乎徹夜未眠。第二天,正趕上公司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按著會前的安排,作為董事長的她要給員工們講一講當前的經濟形式,如何應對“入世”后的挑戰(zhàn),然后具體工作指標由副總經理下達。會前,長子李貴山就為她擬了一份講話稿,一遍遍地讀給她聽。她的記憶力非常好,聽了幾遍后就能幾乎一字不拉地背下來。
但在會上講話時,她突然想起昨夜那些老太太向她提出的問題。她心里忍不住一陣感慨,馬上轉換話題說:“昨晚,幾個老太太問我:‘你有那么多錢,還拼命干什么?’我想了一宿,也沒有想出個結果來?吹侥銈,我現在有了答案:企業(yè)我?guī)Р蛔,品牌我也帶不走。毛主席說過,未來是你們的。我一想呀,我這么拼命,原來是在給你們打工哩!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為了你們自己,你們更要好好干呀!”聽到這,所有人都一愣,掌聲隨即響徹起來……感情,感情就是凝聚力,感情有時甚至就是生產力!憑著最樸素的感情,憑著企業(yè)家最精明的直覺,陶華碧悟出了這種道理。她樂了,也開心地笑了:原來,“老干媽”之所以能夠這么快地做好做大,就是全憑著感情的凝聚力;原來,最初的那套土得掉渣的關心每個員工的原始的規(guī)章制度,哪怕企業(yè)如今現代化了,依然是“安身立命”之本啊!
2001年初,為了進一步擴大規(guī)模,陶華碧準備再建一處廠房。當時,公司大部分資金都壓在原材料上,她便準備向政府貸一部分款。南明區(qū)委很重視,立即協調建行給她貸款;協調好了后,區(qū)委辦給她打來電話,讓她到區(qū)委洽談此事。她很高興地帶上王海峰和會計來到區(qū)委,乘電梯上到區(qū)長辦公室所在的3樓。因為電梯很舊,門已經壞了,陶華碧走出電梯時,一不小心被電梯門掛住了衣服,她一下子跌倒在地。陶華碧爬起來后,兩個隨行人員以為她要發(fā)惱,誰知她卻說:“你們看,政府也很困難,電梯都這么爛,我們不貸了。”
隨行人員對她在這一瞬間就做出的這個重大的決定感到十分驚訝,還以為她是在開玩笑。她不禁嘆了一口氣,說:“貸款,就是向政府借錢,給國家添麻煩。真不貸了,我們回去。”這件事,很快就被看到、聽到的人“泄露”,傳播開了。傳來傳去,政府官員和許多企業(yè)家卻并不把這看作笑話,反而說:“‘老干媽’真是通情達理,跟這樣最講感情的人打交道,才放心!”從此,陶華碧和她的公司辦起事來,更是通達。因為,“最講感情”的她又擁有了“誠信”這塊金字招牌。
有了這樣好的信譽,陶華碧好不愜意。辦起事來從來風風火火的她,更是自信,特立獨行。有一次,一位香港客商來“老干媽”公司考察,他對陶華碧十分敬佩,拿出自己的名片想和她交換。沒想到,陶華碧微微一笑,說:“對不起,我不用名片。”那位客商很是吃驚,接著感嘆起來:“您是我見過的惟一沒有名片的董事長。”陶華碧一笑作答,她自信地想:全國各地,能吃辣椒的人有幾個沒吃過“老干媽麻辣醬”呢?“老干媽”不就是最好的名片嗎?
隨著企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老干媽”的品牌廣為人知。但是,“人怕出名豬怕壯”。商品好了,假冒的就出來了。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市場上,竟然每年都有50多種假冒的“老干媽”!這是陶華碧最為頭痛的事,她終于對這事不再“講感情”了,開始花大力氣打假。她派人四處臥底調查,但假冒的“老干媽”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她大聲疾呼:“我才是真正的‘老干媽’!”但湖南的一家“老干媽”卻繼續(xù)我行我素。陶華碧這次犯犟了,她不依不饒地與湖南這家“老干媽”打起了官司,一打就是3年!最終,陶華碧的“老干媽”終于打敗了湖南的“老干媽”。這一回,陶華碧吃一塹長了一智;2003年5月,她的“老干媽”獲得了國家商標局的注冊證書。
如今,“老干媽”公司累計產值已達13億,每年納稅1.8億,名列中國私營企業(yè)50強排行榜的第5名。陶華碧這個沒上過一天學的農村“老太太”,把一個民營公司辦到這種程度,創(chuàng)造了新時代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童話。她的成功,令人嘆為觀止;而她的成功之道,更值得當今無論學歷多么高的人們反思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