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布藝的老板名叫方驊,今年52歲。10年前,40歲的她開始創(chuàng)業(yè)。十多年的打拼,她真實地承受了創(chuàng)業(yè)路上從巔峰到低谷的磨礪,堅韌地經歷了從成功到失敗,爾后再走向成功的輪回。
市場是辛苦跑出來的
當年,方驊是從一家燃料公司下崗的。下來之后她就沒讓自己閑著,風風火火地開始做生意,做過租書、賣文具、禮品、服裝,甚至還經營過娛樂場所。真正開始創(chuàng)業(yè)是1999年。那時候家里搞裝修,方驊跑遍了整個南京市場,沒有買到自己想要的家居布藝飾品。這次遺憾,反而讓她感觸了一個商機,對布的色調和布質有著特別靈性的她,便想自己為什么不能開個有特色的家居布藝店?
有了這個想法,當年1月份她就開始考察市常整整用了4個月的時間,她跑遍山東、廣州等城市的布藝市場,進行全面了解、評估。那段日子,她的腳經常起泡,因為跑得太累。她說:“很多人在國營企業(yè)散漫慣了,思想上還不能完全放開也沒有吃苦的準備。但我卻不是這樣,下崗后總想著干些什么,不怕苦。市場是跑出來的,不累不苦,哪會有這樣的成就。”
經過認真的思考之后,方驊有了一份完整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她又廣泛咨詢,結果遭到朋友們的一致反對,原因很簡單:當時南京窗簾布藝市場已經飽和,哪有那么多的錢賺呢?
做還是不做?方驊似乎沒有多少猶豫,她是個有想法就立馬去做的人。她說:“如果考慮這個,考慮那個,就會失掉機遇。”她告訴記者,自己中專畢業(yè),沒有什么特別的專長,但在對市場的嗅覺,以及自身的學習能力方面,她非常自信。另一個重要原因,她的家人給予了充分的支持。
同年8月,太平南路上一間80平方米的“方華布藝”開業(yè)了。當時辦的是個體執(zhí)照。但是,一年銷售額也能做到70萬。因為1999年,南京有很多窗簾布藝店,但幾乎還沒有人專注做桌布生意的,所以方驊做得不錯。
從巔峰一下子跌到谷底
談起當年創(chuàng)業(yè),方驊印象最深的是她進的第一批貨,價格是30~40元/米,而當時南京市場的貨通常是20~30元/米,3匹面料她就花了5000多元。進貨途中,方驊事實上忐忑不安,當時她無法預測中高檔的產品定位在南京是否有需求,需求有多大?結果證明她的感覺是對的,后來良好的銷售狀況堅定了她的營銷理念。
有了初始的成功,方驊開始擴大生意的規(guī)模。2000年7月份,方驊決定投資50萬在南京太平北路成立自產自銷的公司。這時候做生意也靈活多了,她改變南京布藝市場只提供面料、由顧客來設計成品的狀況,而把自選的布料先做成靠枕、桌布、空調罩等吸引顧客的目光,同時堅定的把銷售和服務對象定位在30歲以上,中高檔消費層次的家庭。不到一年時間,方華布藝在南京就小有名氣,馬鞍山、鹽城等外地的顧客也常常慕名前來購物。
記者了解到,方驊當年在太平北路的公司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職工也有28人,每月的銷售額在15萬~28萬。第一年,她銷售額達150萬,第二年達到230多萬。
方驊告訴記者,生意紅火的同時,帶動了周圍一些下崗職工,她們經常過來做做活,公司給他們算工資,收入也不錯。然而恰在這時,變故發(f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