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四十,是什么概念?
四十女人們要面對更年期、婚姻倦耽教育孩子、贍養(yǎng)父母……添一些皺紋,帶幾分滄桑,歲月留給她們的,就是這些印記。
然而,我們的主人公,卻在她的40歲,邁出了下海的第一步。
一個女人,就這樣放棄了國營單位的“鐵飯碗”,去展開一個“女人四十、創(chuàng)業(yè)不遲”的美麗故事了。
女人四十下海
提起董雪義,杭州攝影界的人都不會覺得陌生,這位獨立創(chuàng)辦“百合新娘”影樓的女攝影師,多年以來,一直以她真誠的態(tài)度和精致的技術(shù)受到同行們的好評。
今天的董雪義,擁有“百合新娘”旗下的多家影樓機構(gòu),榮獲“杭州市攝影大師”的美名,不過在她剛踏入這行的時候,還是個小小學(xué)徒。
1971年,董雪義初入杭州照相館,那些日子里,董雪義幾乎把館里所有的工種都做了個遍。很快,她在著色領(lǐng)域顯示出了自己的實力。
著色,就是在黑白底片上修飾上顏色,從而印出彩照來。今天的人們對這一概念已顯得有些陌生,當時這可是技術(shù)要求非常高的一項活兒。隨著在杭州著色大比武中的勝出,年輕的董雪義得到了特約著色師的職稱。
不過這個聰明的女孩沒有止步不前,她也玩化妝,也替攝影師們打下手,漸漸地,就迷上了攝影。起先,她也就是試著拍幾張。因為在當時這個領(lǐng)域一般是男性的專屬地?墒且辉噧稍,大家都覺得董雪義拍出的照片有一種特別的味道。領(lǐng)導(dǎo)看過幾輪樣片后決定了:調(diào)董雪義到攝影部。這一下,她真正登上了人生中最適合自己的那個舞臺。
她在這個舞臺上,一干就是20年。
轉(zhuǎn)眼到了1995年,她40歲了。她在杭州照相館擁有穩(wěn)定的崗位和不錯的收入,她的回頭客非常多,她是館里的“金招牌”,她捧著一個“鐵飯碗”。
然而,董雪義從來不是屈服于“女人四十倦鳥歸林”的女人,打從心底里,這個熱愛生活、熱愛攝影的女人,向往的就是楊紫瓊式的“女人四十打不停手”。
于是,她做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離開杭州照相館,下海打拼去了。機會隨著一個朋友而出現(xiàn)。她的一個臺灣朋友在杭州南山路開出了一家婚紗攝影機構(gòu),請她去做總經(jīng)理。
董雪義全身心投入了那里的新工作,她運用自己的人脈,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很快就把生意搞得有生有色。拖她下海的那個老板對業(yè)績很滿意,卻不愿兌現(xiàn)他承諾過的東西:保證金、養(yǎng)老保險、特別獎勵等等。
董雪義傻眼了,初下海的她嗆了一口水,她只顧工作,根本沒有和這位“朋友”簽訂過關(guān)于自己待遇的任何書面文件。她的努力,白費了;她的決定,似乎不那么正確。
然而董雪義告訴自己,既然下海了,就得撐下去。沒有回頭路,要么,就自己闖出一條路來。她決定了,再難,也要“從此一直往前走。”
于是,百合新娘攝影有限公司在1995年成立了。
小小影樓開張
今天,人們對“百合新娘”肯定不陌生。但剛開張時的“百合新娘”,是什么樣的?
它占有杭州太平洋電影院對面的一個50平方米的小門面,只有兩個半攝影師,再加幾個工作人員。“螺獅殼里做道潮,這就是董雪義耗盡自己家里所有積蓄,再加上四處借款所擁有的全部家當。
能夠扛過困難的起步階段,并迅速打開局面,董雪義還得謝自己。
是她早些年扎實的工作實績保證了“百合新娘”的生意,沒錯,有的人來,就是沖著董雪義的名頭。
店名很好聽,這得感謝原先的店主。
董雪義剛相中這個店面時,原店主剛剛不做,他開著一家婚慶用品店,叫“百合花”。董雪義覺得好聽,就和他商量,他很爽快地就答應(yīng)了。
董雪義努力打拼著。她要對得住掛在店門外的“董雪義主持”這塊牌子。為了證明這份能力,她干得很辛苦。
她常常忙得沒時間吃飯,一回到家,就會累癱下去。因為她干攝影的精明能干和敬業(yè)辛苦,以致許多客人都把她當作是男的。一些客人寫信給她的時候,稱謂都是“董先生”。而當這些客人找到店里,指名要找“董先生”拍攝時,都會在看到眼前這位女人時驚訝得合不攏嘴。
她說,對創(chuàng)業(yè)而言,自己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第一點當然是誠信,只有這樣你在市場上才能站穩(wěn)腳跟。第二點是,口碑很重要,很多客人沖著我董雪義來,所以我一點都不敢怠慢。第三是平和的心態(tài),不要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