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于唐宋,盛于元明,至今窯火不熄的德化瓷,在海上絲路貿(mào)易中被譽為“中國白”。26日,國博展廳將迎來一批主打清冷范兒的展品——“瓷圣”何朝宗造觀音像領(lǐng)銜的傳世精品、從華光礁一號沉船等出水的古代珍品,與現(xiàn)當(dāng)代德化藝術(shù)家的杰作同場,400余件展品盡展淡雅之美。
何朝宗款觀音像
“中國白——德化白瓷展”展廳,白色是主打色,但每個展柜的白各有不同。一件明代白釉三螭龍壺,通體是象牙白色,一條小龍趴在壺蓋上,另兩條分別化身把手和流口,三條小龍上下呼應(yīng),生動靈巧。一件清代人物犀角杯呈現(xiàn)豬油白色,釉面瑩厚細(xì)膩。還有些瓷器呈現(xiàn)出裸粉色,講解員解釋,這是一種窯變瓷,為明代德化白瓷中的極品。“在光線下肉眼看去猶如嬰兒粉嫩透紅的肌膚,白中隱現(xiàn)粉紅,故俗稱孩兒紅。”高白瓷的白度高達(dá)82度以上,為歷代白瓷之冠,是新中國成立后研制出來的。
“這件展品的背后有‘何朝宗’款,非常珍貴。”福建省德化縣委副書記黃俊榮陪著展品一起進(jìn)京,在何朝宗造白釉觀音像前駐足良久,他說,“造像高44.9厘米,形態(tài)栩栩如生,觀音坐在巖石上,盤左腿,右腿屈膝,雙手藏于袖中輕輕放在左膝上,姿態(tài)舒適。”還有一件明代展品上有“筍江山人”款。筍江也作筍江,這個款識是制瓷師的謙稱,意為隱逸于筍江邊的山人隱士。
此次展覽將持續(xù)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