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道教尊為教祖。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他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無論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并且要遵循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能強加干涉,要尊重自然。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思想主張“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guī)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
《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并能由對立而轉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jīng)》,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而且強調(diào)“無為無不為”。
“無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fā)揮萬民的創(chuàng)造力,做到自我實現(xiàn),走向崇高與輝煌。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jīng)》的哲學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guī)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氣貫通的手法,將天、地、人乃至整個宇宙的生命規(guī)律精辟涵括、闡述出來。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規(guī)律。
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的運行法則都是遵守自然規(guī)律的。最能表達“道”的一個詞就是自然規(guī)律,同樣我們可以反過來說與我們這里所說的自然規(guī)律最相近的一個字就是“道”。這包括自然之道,社會之道,人為之道。
道就是對自然欲求的順應。任何事物都有一種天然的自然欲求,誰順應了這種自然欲求誰就會與外界和諧相處,誰違背了這種自然欲求誰就會同外界產(chǎn)生抵觸。所以在這里蘊含了我們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每一件事物都有著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個性特征。我們應該意識到的是:改造一個人的效果是有限度的。
我們需要做的不是試圖消除這些缺失,而是把他們的優(yōu)點合理地加以利用,盡量避免他們的缺失,并力圖幫助每個人在其獨特天性的基礎上持續(xù)進步,去放大其中有益的部分。
老子講到做人要大氣:“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處厚不薄,處實不華,意為抱樸守拙。抱樸,保持自己純真樸實的本性;守拙,堅守魯直憨厚的本性。就是強調(diào),做人要不世故、不圓滑,保持孩童的純真。
老子認為,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不在乎形式上的“德”、表面上的“德”,因此有德。而那些追求形式上、是沒有德之人;所以,老子提倡“上善若水”、“上德之君”。“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是老子最為著名的一個哲學命題。
老子認為,用其為人處世是立于不敗之地的一條重要原則;天下最柔弱的水,卻能洞穿堅硬的石頭。自然界如此,推及人類社會而言也亦然。最高的德行好像水一樣,最能便利萬物而又不和它們相爭,所以接近道。
上善之人處事總是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心胸像水那樣沉靜深邃,待人像水那樣親近無間,言談像水那樣守信真誠,處事像水那樣靈活隨緣,行動像水那樣相機而動。
溫馨提示:
如對文中作品感興趣,可聯(lián)系博緣陶瓷購買收藏,聯(lián)系方式:13600777720 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微信咨詢
部分文字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