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島國際陶瓷藝術展日前開展,一大早,在青島中山公園的牡丹閣,記者偶遇一位75歲高齡、鶴發(fā)童顏的外籍“老太”,她是國際陶瓷藝術界享有盛譽的丹麥女藝術家寶迪·曼茲。借助長久不衰的經典作品“圓筒器皿”,她顛覆了人們對于陶瓷技藝傳統的功能定位的認知。
“當用來盛放食物的碟子破碎了,我們會感到心痛”
“今天我們如何來看待陶瓷技藝所具有的功能?我想說,它并不僅僅是一個盤子,可以用來盛放食物,還意味著這個盤子與我們發(fā)生了某種情感上的交集,我們賦予它實用功能之外的精神內涵,當它破碎的時候,會令我們感到心痛。”開幕當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主席雅克·考夫曼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做了一個切實的比喻。他說,很難判定,當下的陶瓷技藝發(fā)展究竟更注重實用性、藝術性還是技藝本身,“陶瓷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在過去的13000年間,日用陶瓷見證了時代的演變。當我們談到陶瓷這棵大樹,通常會談到它的三個根基:實用的功能性、雕刻的審美性和建筑的工藝性,但是它仍在不停地發(fā)展進化,形成分支:諸如更趨于工業(yè)化、手工藝化,還有藝術家個體的藝術性表達……所以,不能簡單地說哪一項更重要。”
作為本次藝術展策展人,青島籍藝術家萬里雅告訴記者,目前陶瓷藝術在中另方興未艾,各地似乎都掀起了一股陶瓷藝術熱,他想要在多媒體數字科技的大趨勢下,尋找從“陶瓷器皿”這樣小的藝術領域切入,讓人們回溯陶瓷的歷史,真正回歸到對陶瓷藝術本質的關注。
在青島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作為觀展者的民間收藏家廉海平看來,這場展覽集納了藝術家們在追尋和傳承傳統陶瓷技藝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不同的風格流派和樣式,“我感覺到這些藝術家已經超越了瓷器最原始的實用功能,更注重藝術品的美感和觀賞性。”
廉海平提及人們的審美溯求,正隨著時代的變化發(fā)展而不斷提升。他以中國古代傳統器皿梅瓶為例,最初的梅瓶,實際上是裝酒的器皿,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才創(chuàng)新地用之插梅;另外,古代的陶瓷器皿也常常用來書寫,起到傳播文字、進行交流的作用。這兩種實用性后來都進化為 “賞心悅目”的審美功能,或者是欣賞與實用功能并存。
“我想使我的作品更美,所以我把它做得更薄”
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在全球有700名學會成員,覆蓋60個國家和地區(qū)。75歲高齡的丹麥女藝術家寶迪·曼茲,無疑是其中的元老級人物。開幕式當天,另一位女性藝術家向記者引薦了這位美麗慈祥的“北歐老太”,據說她在展覽中呈現的三件作品,許多年前便被業(yè)界認定為藝術性與技藝性相融合的佳作。它們總會讓人聯想起靜謐的歐洲鄉(xiāng)村,冷色調的整潔的房舍、谷倉、鮮有繁雜、歲月靜好的精致街巷……在老人的描述中,創(chuàng)作過程并不順暢,因為器皿內外壁太過輕薄,多次在燒制中出現塌陷,只能從頭再來。
再被問及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時,她讓記者細看器壁上的橫豎條紋,以天空藍為主的冷色調線條,正是她對于日常生活和鄉(xiāng)村周遭自然景色的記憶,她特別提及了已經去世多年的丈夫,他也是一位陶瓷藝術家,過去二人常常合作創(chuàng)作,“他負責作品的設計,我將它們附注于實施制作。”說到這里,老人的眼中有淚光閃動……這件作品顯然傾注著對逝者的無限思念,它承載著藝術家個人的情感記憶,因此才顯得更加動人和美麗。
曼茲女士同樣提到了作品的功能性,她坦誠地表示,雖然是器皿的主題,但自己并不想賦予作品某種實用價值,“如果要求它的實用,我會做得厚實一些,而我其實只注重它是否漂亮,盡量把它做得更薄,更通透,更美。”盡管牡丹閣里缺少了專業(yè)的展品照明,依然能夠透過她作品中精致細微的鏤空設計,感受到透射出的光線的靜謐。在聆聽了老人的故事后,那份沉靜的光影中居然徘徊著一絲傷感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