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高密的瓷畫作品
嘉陽小火車被杜高密畫上了瓷器
隨著窯門被打開一道縫隙,一股熱浪擠了出來。窯里,一片通紅,剛剛經(jīng)歷了1300℃以上高溫的瓷器層層疊疊,錯落其中。很快,窯門再次被關上,它們還需經(jīng)過12個小時以上自然冷卻才能正式出窯……去年,因為愛上瓷本繪畫,四川樂山畫家杜高密從江西景德鎮(zhèn)購買了一套燒制設備運回樂山家中,自己組裝開窯燒制瓷器。從繪畫噴釉到碼窯燒窯,開窯一年來,他已燒制出近千件作品。
家中如瓷博館
全部親手燒制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來到樂山某小區(qū)杜高密的家中。剛一進門,便看到入戶花園兩側的架子上堆滿了白色瓷器素坯,門口水池中則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瓷器成品。“水池中都是燒廢了的,留個紀念。”杜高密說,廢品率15%左右,大約有500多件。往里走,便是杜高密的創(chuàng)作室。一張兩米長的桌子上,擺著專用顏料以及毛筆,還有一件剛畫完的瓷器新品。進入客廳,幾乎全被瓷器占據(jù),特制木架上,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瓷器。
從大到抱著都吃力的戧器、花瓶,小到只有鴨蛋大的蓋碗、酒杯,琳瑯滿目、形態(tài)各異,仿佛一個小型的瓷器博物館。“這些大部分是禪意人物主題。”杜高密介紹,還有一些沒擺出來,如水滸108將系列瓷器,創(chuàng)作了4個月才完成。這些瓷器并非買來的收藏品,從制坯、繪畫、上釉、到最后的燒窯,每一道工序都出自杜高密之手,“家里大概有600多件吧。”
愛上瓷本繪畫
自己家中開窯
55歲的杜高密出生于樂山市市中區(qū)水口鎮(zhèn),后隨父母遷居綿陽讀書和生活。上世紀80年代,他開始學習書法和繪畫,工作后曾辭職經(jīng)營過翡翠生意。不過,杜高密始終沒有放棄對書法和繪畫的喜愛。2012年,杜高密應好友邀請來到江西景德鎮(zhèn),第一次接觸到瓷本繪畫,很快被吸引,“在瓷器上繪畫需要就形借勢,就像必須和瓷器對話一樣。”
結緣瓷本繪畫后,杜高密一發(fā)不可收,從此他的生活一半在景德鎮(zhèn),一半在樂山。2017年,他在景德鎮(zhèn)購買了一套燒制設備運回樂山家中,自己組裝開窯燒制瓷器。“燒制瓷器需要高溫,只有用液化氣。”杜高密介紹,每一批燒制時間在12至14小時,窯內(nèi)溫度最高升至1300℃以上。在此期間,他片刻不離,隨時觀察窯內(nèi)情況。等關火后,瓷器再自然冷卻12至14小時便可正式出窯了。
在杜高密看來,繪畫是藝術,燒制是技術,兩者都很重要。瓷器在高溫燒制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窯變,燒制前很滿意的作品有可能燒完就裂了,也可能色彩不是自己滿意的顏色,但也可能經(jīng)過高溫洗禮而出現(xiàn)特殊的藝術效果。
他的愿望
希望辦瓷畫院 推廣樂山文化
在杜高密創(chuàng)作的瓷器作品中,有不少樂山元素。“其實,樂山自古就有瓷器燒制的手工藝傳統(tǒng)。”他介紹,樂山古時有西壩窯,歷經(jīng)宋元明三代;近代有清華瓷廠,可惜樂山瓷器文化現(xiàn)在斷代了。”
“因為樂山的佛教文化也源遠流長,這兩者的碰撞,讓我有了很多靈感。”杜高密說,一方面樂山大佛、峨眉山、嘉陽小火車等樂山歷史文化名片被其畫上了瓷器,另一方面,他開始用佛禪文化元素作為瓷畫基礎,畫出人生百態(tài)。他介紹,去年在荷蘭舉辦了個人作品展,部分瓷藝作品被當?shù)厥詹。談到未來,杜高密希望能成立一所瓷畫院,用瓷本繪畫這個新的載體將樂山文化推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