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海在創(chuàng)作神七圓滿成功紀念瓷《天馬行空》
【陳仁海 】
憑借其獨到的內涵,作品屢屢成為送給國際政要和友人的國禮;故宮博物院甚至打破作者去世50年后才能收藏其作品的慣例,破例收藏了他的作品;做專做精,又注重商標、專利和版權保護,1993年更是以“中國白”“陳仁海”向中國工商總局進行了商標注冊;他研制的廈門會晤118件(套)國宴瓷和5件國禮獲“突出貢獻獎”……這位瓷藝大師就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陳仁海。本期“國禮大師”帶您走進陳仁海與“中國白”的故事。
■早報記者 陳小芬 通訊員 王雙季 林婉清 文/圖
二十多年靈感創(chuàng)意積累
陳仁海創(chuàng)作的多達118件(套)國宴瓷《四海同心》系列,主要包括元首餐具套裝、金磚元首杯、元首茶器等,5件國禮為《四海和尊》《同舟共濟》《鴻業(yè)遠圖》《玉荷溢芳》和《吉祥如意》。
“做國禮,小團隊加班加點能完成,但是國宴瓷量還這么多,需要大團隊。”陳仁海說,做國禮作品他有十足的信心。因為20年前他創(chuàng)作了《荷花女神》,該作品曾送給日本和新加坡等國際政要和友人,之后陸陸續(xù)續(xù)創(chuàng)作很多國禮作品。
憑借二十多年的靈感創(chuàng)意積累,經過十多天緊張創(chuàng)作,他的國宴瓷、國禮作品設計稿終于出爐,并于今年3月入圍,然而傳來的消息是“提升”,“提升”其實就是重做,陳仁海再次投入創(chuàng)作中。
《世博和鼎》
滿懷“文化自信” 跨越多個難關
創(chuàng)作國宴瓷時,為體現(xiàn)中國的大國風范、閩南文化元素、金磚特點等,陳仁海想了很多方案,也為之努力,單餐具上的日光巖圖案,陳仁海多次登上日光巖,從多個角度去欣賞日光巖。
談及此次國宴瓷、國禮的創(chuàng)作經歷,陳仁海有些動容。他說,每個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過程都是非常艱辛的,大家這么義無反顧、苦心追求,憑借的是工匠們的文化自信、家國情懷。“能為金磚會晤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智慧,向世界展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白瓷雕,感到非常榮幸。”陳仁海由衷地說。
2010年,陳仁海為世博會福建館創(chuàng)作鎮(zhèn)館之寶《世博和鼎》。當初陳仁海自己形成設計作品的原稿后,組織了一個由29名陶瓷藝人和科技人員組成的團隊投入“和鼎”的研制,經過三年多才燒制成功一件完美的作品,世博組委會為這件作品購買了5.6億元的保險,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瓷的億元新時代。
此次國禮作品《四海和尊》也是器形作品,和《世博和鼎》不同,該作品器形大又圓,另一件《鴻業(yè)遠圖》挑戰(zhàn)的又是中國白瓷雕與中國紅的大融合,這樣的操作都是陶瓷作品所忌諱的,成形、制坯、燒制的難度都超高。
《紫歸牡懷》
《天鵝飛舞》
讓世界了解和共享“中國白”
“很多人不知道德化瓷的發(fā)展走到了哪個階段,恰恰此次金磚會晤讓大家重新認識德化瓷,原來德化瓷是這么高端典雅的。”陳仁海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更高,德化陶瓷藝人創(chuàng)作出這么美的作品,今后將慢慢走進家庭,這就是“中國白”未來發(fā)展的趨勢。
陳仁海創(chuàng)作的國宴瓷作品或其他作品的底部印有二維碼。他表示,不僅要讓作品成為藝術品、收藏品,還要讓人們通過掃二維碼了解德化的“中國白”,“這是我作為一名文化傳播者、美的傳播者的一份苦心,讓世界來了解、共享我們德化的中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