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河南陜縣唐墓出土白釉辟雍硯
白釉辟雍硯高7.2厘米、口徑14.8厘米。因形制如辟雍環(huán)水,故得名。辟雍硯,得名于漢班固《白虎通·辟雍》:“辟者象璧,圓法天;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辟雍硯始于東漢時期,魏晉時期多流行三足或四足的青瓷圓硯,南北朝時期則變?yōu)槲遄愕绞悴坏,隋唐時期的辟雍硯形制為硯面高凸,硯足數(shù)量明顯增加。唐代楊師道在《詠硯》中有“圓池類璧水,輕翰染煙華”之句,說的就是辟雍硯。1986年陜西禮泉唐長樂公主墓出土有白釉辟雍硯;2003年洛陽老城區(qū)義勇街唐代瓷器窖藏出土了大量白瓷器和陶器,有不少形制較大的辟雍硯,均與此硯形制相似,反映了共同的時代特征。
1957年河南陜縣唐墓出土白釉帶蓋唾壺
白釉帶蓋唾壺盤口、扁圓腹、平底。器有蓋,配以桃形鈕。唾壺,西漢時期已有。安徽阜陽西漢墓出土有漆盂,外底銘“唾器”字樣。東漢時期南方燒造有青瓷唾壺,三國、兩晉時期為日常用器。據(jù)晉人賀循《葬經(jīng)》的記載,晉人把唾壺作為隨葬用器。青瓷唾壺最為多見,也有黑瓷及白瓷等制品。此壺為唐代的典型器。
1957年河南陜縣唐墓出土白釉環(huán)柄杯
白釉環(huán)柄杯高7.7厘米、口徑10.5厘米、底徑4.7厘米。造型仿自唐代金銀杯,侈口、弧壁、折腹、圈足,環(huán)柄如銀絲彎卷而成。器形與西安沙坡村唐墓出土的銀環(huán)柄杯如出一轍。
傳世白瓷有白釉堆塑龍紋燭臺、貼花雙龍耳瓶、碗。
白釉堆塑龍紋燭臺
白釉堆塑龍紋燭臺高25.4厘米,上部為杯形托盤,中間為燈盞,托盤外飾以一圈蓮瓣紋;中部為臺柱,堆塑蟠龍裝飾纏繞在臺柱;底部為另一較大的圓形托盤,下置高圈足。工藝精湛,裝飾龍紋立體感強,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北京故宮博物院和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有形制相似的唐代青瓷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