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粉彩瓷碗 大英博物館館藏
清雍正粉彩瓷碗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
清雍正粉彩葫蘆瓶 大英博物館館藏
粉彩瓷與青花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并稱為“清代四大名瓷”,其做工細膩、色彩豐富、清雅柔潤,充滿著詩情畫意,富有強烈的藝術感和觀賞價值,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寶”,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粉彩瓷
粉彩瓷是在琺瑯彩的影響下和五彩的基礎上創(chuàng)燒成功的一種釉上彩瓷,是景德鎮(zhèn)陶工一項新的創(chuàng)舉。粉彩瓷自清康熙開始出現,雍正時步入巔峰,乾隆繼續(xù)繁榮,而后逐步衰落,民國時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粉彩瓷最顯著的特點是富有層次感,并且和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相結合,高雅柔潤,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瓷器美。
“粉彩瓷和五彩瓷的區(qū)別
提起粉彩,總繞不過五彩,其生產制作技藝是在繼承五彩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兩者的差異具體如下:粉彩要用“玻璃白”即在含鉛的玻璃質中加入砷,在一些裝飾部位打底,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對比,而五彩不用;粉彩繪制圖案采用渲染法,注重表現題材的陰陽向背,而五彩則單線平涂,層次感較差;粉彩的顏料中,至少有一部分用的是西洋配方,而五彩用的是傳統的中國彩料;粉彩的彩料較五彩豐富,繪制時,粉彩以釉調色,而五彩用的是清水或膠水;粉彩的烘烤溫度約為700度,低于五彩的800度。
清雍正粉彩花鳥菊蝶紋缸(民窯)
清乾隆粉彩花卉紋盤(民窯)
由于原料和制作的特點,相對于五彩瓷,粉彩瓷的圖案更加清雅柔秀、細潤嬌媚。
清三代粉彩瓷的特色
康熙粉彩數量極少,粉彩的特點也欠明確。到雍正,粉彩大得帝王及社會上層青睞,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為燒造數量最多的釉上彩品種,藝術也達到了頂峰。特別是官窯作品,圖案題材豐富,繪制精細考究。最受推崇的花卉和花鳥題材,柔婉多姿,清綺優(yōu)雅,顯示出很高的藝術造詣,胎體的潔白細膩更烘托了器物的柔秀。
清乾隆粉地粉彩萬壽無疆碗
乾隆時代的粉彩雖仍保持了較高的水平,但在藝術上比雍正時已經遜色,裝飾表現出繁縟瑣細的趨向,造型也妄求奇異。乾隆后期,粉彩同其他陶瓷品種一樣,不論技術、藝術,都走上了下坡路。
瓷界的美麗精靈
粉彩瓷集合了瓷器與中國傳統的詩書畫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深受皇帝和貴族的喜愛,精美的作品多是帝王的御用品。鼎盛時期,其造型、技法、紋飾,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造型多變、裝飾題材豐富,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為主,技藝精湛,花紋立體感強。融匯中國工筆重彩的構圖與技法,線條工細流暢,色彩豐富鮮艷,形象極其生動,在中國瓷壇上演繹著別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