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初澤國粹陶瓷展
展期:6月24日——7月8日
開幕:6月24日(周五)19:00
地點:柏林中國文化中心,
Klingelh ferstra?e 21, 10785 Berlin
前 言
徐初澤來自世界瓷都景德鎮(zhèn),自幼習瓷,得天獨厚的本土環(huán)境與學院名師熏陶,讓他與瓷藝結上不解之緣并熟諳瓷器繪制的語言技巧。壁畫廠、燈飾廠的生活美學與實用設計實踐經(jīng)歷讓他的藝術更接地氣,走出體制院校的野蠻生長讓他潛沉良久的原創(chuàng)基因日益勃發(fā)。他獲得了專業(yè)技術之外文化與社會相融的開拓思維訓練,這使他不僅能夠從藝術與民族,藝術與國家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藝術創(chuàng)作,更能夠從藝術傳承在當代語境的可能性出發(fā)不斷完善自我藝術語言的探索。
高嶺土,1350度高溫窯變鳳凰涅槃般的重生需要對土質燒制的傳統(tǒng)工藝及成型手法進行改革,而已雕塑表現(xiàn)繪畫,結合瓷土的可塑性在平面展示3D空間,把雕塑語言、繪畫語言、陶瓷語言三者有機結合,方能最終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只屬于徐初澤的懸雕瓷畫。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天人合一、神秘莫測的偶然性暗合了他孜孜以求生命階段常變常新的前行軌跡。
中國畫尚意,徐初澤的懸雕尤重寫意,這與東方文化以含蓄為美的內美精神一脈相承。無疑,這種寫意性懸雕拓寬了瓷板畫的邊界,實現(xiàn)了瓷藝創(chuàng)作的當代跨界與革新。
一幅制作需要一個月,干燥需要兩個月的懸雕瓷畫是徐初澤智慧與汗水的結晶,送進窯內燒制的十幾個小時就像是在產房門口的煎熬,也是他的快樂之源。
《金剛經(jīng)》云:“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徐初澤創(chuàng)作的過程也是尋找自我修行的過程,我們有理由期待并相信,伴隨著高溫窯變的自然神奇,徐初澤的藝術修行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恒定的陌生與驚喜。(文/楚尋歡 2016.4.15 于京東)
展覽背景:
“徐初澤國粹陶瓷展”是北京工藝美術大師徐初澤先生應柏林中國文化中心邀請,針對其作品開展的為期兩周的個展。本次展覽將展出徐初澤先生精心創(chuàng)作的《小橋流水》、《圣徒》、《漁村》等25件懸雕瓷畫珍品。此次展出的作品以民居、人物和風景為主題,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征,又散發(fā)著強烈的時代氣息和藝術美感,給人以全新的視覺感受。其獨特的藝術語言開拓了瓷板繪畫性雕塑藝術的新領域,對推動當代中國陶瓷藝術發(fā)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對策展主題及作品要求甚高,這是繼《敦煌文化展》、《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展》的成功舉辦之后,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又一次文化盛事。
柏林中國文化中心是中國設于德國的官方文化交流機構,2008年5月26日掛牌。中心位于柏林市中心,總面積2800平方米,設有展覽廳、多功能廳、圖書館、閱覽室、語音室、教室和項目策劃室。根據(jù)中德兩國政府簽署的雙邊文化協(xié)定,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與德國設在中國的歌德學院享有對等地位,擔負向德國公眾全面展示中國文化、藝術領域發(fā)展與成就,促進中德兩國在上述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