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為期4天的第二屆藝術廈門博覽會正式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據(jù)悉,此次藝博會規(guī)模較去年擴大,場館面積達18000平方米,設國際藝術、臺灣藝術、國畫、油畫、漆畫、雕塑、拍賣、古代藝術品八大展區(qū)。其中,古代藝術品展區(qū)位于c2館,主題是“‘一帶一路’古陶瓷珍品展”,展出由中國知名企業(yè)家、收藏家、慈善家邱季端收藏的600多件珍貴藏品。
據(jù)介紹,該展分3個展廳:第一廳“十三行”,主要展出清代“廣州十三行”四大家族之首———伍秉鑒珍藏及其后裔傳承下來的瓷器珍品、林則徐書法;第二廳“鄭和”,主要展出“鄭和下西洋”遺留下來的珍稀藏品;第三廳交流廳,主要展出徐寄庼和張璁藏品。
此次展覽由中國戰(zhàn)略與管理研究會民間文物保護委員會、廈門市寒江雪藝術館主辦。
{分館介紹}
一廳
“廣州十三行”主題藏品展
該展廳主要展出清代“廣州十三行”四大家族之首———伍秉鑒及其后裔傳承下來的珍藏瓷器,共250件。
據(jù)悉,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一個極重要的中外商品交易場所,外國商船爭相揚帆于此,催生了當時聞名全球的“廣州十三行”。據(jù)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廈門大學教授葉文程介紹,清中期的“廣州十三行”有四大巨富,其中尤以伍秉鑒最有名。2001年,《華爾街日報》曾統(tǒng)計上個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伍秉鑒名列其中。
葉文程說,當時伍秉鑒擁資超過2800萬銀元,不但在國內(nèi)擁有數(shù)量驚人的地產(chǎn)、房產(chǎn)、茶山、店鋪,還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yè)務,同時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最大債權人。
“當時,這些富商頻頻為國效力,捐資愛國,也因此常得到皇帝嘉獎,獎賞之物不少都是來自國庫(廣儲司六庫)的珍稀寶貝,其中就包括多件稀世瓷器,此外還有他們自行收藏的珍寶。”葉文程說,此次展出的250件陶瓷精品就是從市場收集到的一部分。
此外,現(xiàn)場還展出了數(shù)件林則徐的書法作品。
二廳
“鄭和下西洋”后裔珍藏展
據(jù)主辦方介紹,該展廳主要展出由鄭和后裔收藏的明朝皇帝御賜給南洋28國國王的部分珍品。據(jù)悉,鄭和7次下西洋、前后歷時28年。當時,皇帝為嘉獎其做出的貢獻,勅賜前朝及本朝瓷器800件,名人字畫650幅,黃金2000兩,并賜金銀、織金紡絲、寶幡香爐、花瓶、表里燈燭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養(yǎng)。
據(jù)邱季端透露,鄭和雖是太監(jiān),后裔卻龐大,其中一支是過繼之子的嫡系,由南京回晉寧堅守家園,正是這一支,把部分御賜之物保存至今,計有200多件字畫、200多尊永宣佛像、數(shù)百件宣德爐、數(shù)千件永宣和宋元明初瓷器及五幅永樂宣德圣旨。
這其中最珍貴的是永樂宣德年間皇帝賜給南洋諸國的用青花銘文記載的2000多件瓷器。
邱季端說,這些珍貴的遺物,都是研究“一帶一路”相當重要的歷史資料。
三廳
徐寄庼、張璁藏品交流區(qū)
據(jù)介紹,該展廳主要展出溫州籍金融界巨子、收藏大家徐寄庼的藏品及明嘉靖年間一代名臣、收藏家張璁的藏品。
據(jù)悉,徐寄庼(1882-1956)是上海灘金融巨子,二十世紀杰出的銀行家。他愛收藏各種金銀錢幣、瓷器書畫,以及陳年普洱和貢茶。此次展出的徐寄庼藏品,是邱季端因收藏陳年普洱茶而與徐氏后人結緣,數(shù)十次親赴江蘇、安徽、浙江等地收藏而來。他還斥巨資在福建修建徐寄庼紀念館。
張璁(1475-1539)是溫州人,明嘉靖重臣,官拜內(nèi)閣首輔。據(jù)記載,嘉靖皇帝對張璁很賞識,常贈給張璁瓷器和字畫等。據(jù)介紹,這批御賜之物中的瓷器,代代相傳珍藏,直到今天,傳承在張璁女婿后人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