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首頁  | 經營管理 | 營銷專題 | 人際溝通 | 創(chuàng)業(yè)天地 | 網商 | 職場生涯
信息內容
 
 您的位置: 首頁>營銷管理>>職場生涯>>|
職場新人遭“冷遇”,引發(fā)工程師薪酬與發(fā)展爭議

發(fā)布:2016-1-20 9:01:06  來源: 中國網科學頻道 [字體: ]

  薪酬與職業(yè)發(fā)展永遠是一個熱門話題,不管是入門級工程師還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都對此保持相當的關注。在電子工程專輯網站論壇的職業(yè)發(fā)展專區(qū)中,有關薪酬與職業(yè)發(fā)展的話題層出不窮。近期,有網友發(fā)起的一個話題更是引起了支持方與反對方的激烈爭論,當然在爭論的背后也不乏理性的思索與探討。

一“薪”激起千層浪

  某網友在題為“年輕人,深圳憑什么給你5,000塊工資”的話題中,引述了一位疑似企業(yè)招聘主管的網友的言論,后者抱怨說,許多年輕工程師在求職及就業(yè)過程中,存在著不注重抓住每個機會、面試時首先關注錢多錢少、試用期眼高手低、急切下班等現象。

  這番言論馬上引來了如潮的評論。在“彈”的方面,網友“無線愛好師”迅速跟帖指出,此番言論過于偏激。他的觀點也迅速引起共鳴,包括“guoguangqian”、“YANGXD”、“wcallcn”、“Luo Xin”、“jiwei.net”和“everack ”等網友紛紛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還有許多網友進一步質疑到,在深圳這個消費屬于中國大陸最高之列的城市,試用期1,000元的工資連基本的食、住、行都可能不夠,對于年輕工程師來說,也算是一個“跳樓價”了。網友“丁丁”不滿地表示,如果一個大學生讀了十幾年書出來就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還不如回家種田”。除了這位網友,還有不少網友也持類似觀點。

  不僅如此,許多網友不約而同地從“勞資矛盾”等政治高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也算是讓早在中學時代就從政治課本上就學到的知識投入實際運用。例如,網友“locke”憤怒地表示:“瞎扯!資本家與工人永遠是對立的,就算你值5,000他也只想給你1,000,因為你不做還有別人做。真正識得人才、重視人才的的資本家不多!”

  也有網友建議換位思考。如網友“Cathy Yuan”對“招聘主管”言辭中流露出來的“不平等、霸權、自我中心的態(tài)度”非常不滿,并指出“帶有這種觀點來看待求職者,人才會留下來嗎?”

“十個蘿卜三個坑”

  拋除質疑和指責的聲音,也有不少網友相對冷靜、理性地談起了自己的看法。網友“caesar”指出,這種工作難找、起薪極低的現象并非深圳所獨有,在國內其他地方同樣存在類似問題。

  實際上,從大的背景來看,自1999年中國實行全國范圍內的大學擴招以來,中國的應屆大學畢業(yè)生的數量劇增。根據中國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01年至2006年的畢業(yè)生數量分別為115萬、145萬、212萬、225萬、338萬和413萬。雖然其中電子信息類的具體畢業(yè)生數量不詳,但鑒于近年來電子信息產業(yè)為中國大陸貢獻了大約25%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及其對高中畢業(yè)生在大學專業(yè)選擇上的巨大引導作用,相信電子信息類畢業(yè)生所占比例不會低于25%,也就是說,2006年總量超過100萬人。

  另一方面,根據中國人事部的預測,2006年中國大陸對計算機科學與應用類、信息與電子類、電子工程及自動化這三大類與電子信息產業(yè)密切相關的專業(yè)的畢業(yè)生需求量分別83,652、70,576和41,945人,其總數約20萬�?紤]到這個數據可能覆蓋面還不夠全面,但即便以30萬個需求崗位來計算,在超過100萬的電子信息類求職者面前,可謂是“十個蘿卜三個坑”。

  巨大的供需差異是擺在應屆畢業(yè)生和年輕工程師面前的一道客觀屏障。正是因為如此,那位“招聘主管”才能夠放言,“(深圳這個城市)人才太多了,我們不可能去發(fā)現每個人才有多么優(yōu)秀,我們只會在面試的時候看看。1,000塊月薪確實很少,不過想要的人還很多。”

  但在此次討論中,也有網友從其它角度分析了雇主能夠恣意壓低求職者底薪的原因。網友“iskyland”首先談到,現在許多大學生在校時沒有好好學習,認為就業(yè)后經過培訓后就什么都會了,而且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此外,網友“淡泊人生”從教育體制方面分析說,“現在中國的大學都變質了,什么專業(yè)好找工作就開什么專業(yè),結果都成了職業(yè)學校,但說是職業(yè)學校,出來的人又還不如普通職業(yè)學校的人。”這種法說雖然比較偏激,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現實。

  甚至是美國杜克大學的副教授Vivek Wadhwa也大松了一口氣。他在美國國會討論一項有關建議美國增加科學與工程學的大學畢業(yè)生數量、以應對中國與印度競爭的議案時作證說:“在培養(yǎng)工程師的問題上,中國目前仍然著重于數量,而非質量。”

“百二秦關終屬楚”

  新增電子信息類就業(yè)崗位遠遠比不上新增的求職者數量,教育體制存在不少值得詬病的地方,這都是擺在應屆畢業(yè)生和年輕工程師面前的事實。在面對這一現實的情況下,一方面,年輕工程師可以通過攻讀中外大學的研究生來延緩就業(yè)、增強職場競爭力。

  但對更多的人而言,本文開頭提及的“招聘主管”就建議道,年輕工程師在找工作時,在證明自己能夠為老板創(chuàng)造高價值之前,哪握只有1,000塊錢的月薪,最好先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盡可能的鍛煉、提高自己,使自己真正具有價值,那時“付出才可以得到回報”。

  實際上,在這項仍在進行之中的討論里,就有不少網友默認或支持這種觀點。例如,網友“SUN”談到,現在的年輕人缺少一種自我衡量的標準,只是重在于自己拿的錢,而沒注意到自身的價值。“要讓老板體會到你的價值值多少錢!”他表示。此外,網友“kevin bin”贊同道:“說的差不多,從底層干起。”網友“三偉電子”也談到,他的經驗是“先低而后高,一步一個足印”。

  在這方面,網友“大偉”的觀點最具代表性。他認為,年輕工程師的職業(yè)發(fā)展之路應該是“先低后高,用最短的時間表現出你的實力。”他解釋說:“是市場經濟有供需問題,有大批人在等著,你當然不會有高價錢了。只有人也招完了,挑不到好的,在公司還是你棒的話,那天平就會向你傾斜的。”

  年輕工程師面臨的不僅是迅速實現就業(yè)、快速鍛煉自己及證明自己能力的問題,從長遠來看,選準個人的職業(yè)生涯突破方向才是關鍵。在電子工程專輯網站論壇職業(yè)發(fā)展專區(qū)的討論中,還有其他許多網友談及了做了幾年研發(fā)究竟是否應該轉向管理或銷售等方向的話題,同樣引發(fā)了熱烈討論�?偟膩砜�,在職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在結合個人性格、興趣、技能的基礎上,工程師應該樹立明確的職業(yè)發(fā)展目標,并進行相應的訓練和改進。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類熱點  
營銷專題  
創(chuàng)業(yè)天地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