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編制專門教材 陶瓷課搬上唐山小學“課程表”
男孩完成了作品很高興
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稱,唐山陶瓷始于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發(fā)展之路上,唐山陶瓷屢創(chuàng)輝煌,數(shù)度親手拉開了下一個陶瓷時代的帷幕。而今,傳承與發(fā)展歷史輝煌的重任落在了新一代人的肩上。讓人欣喜的是,在負重前行的隊伍中,不僅有大批信念滿懷的陶瓷從業(yè)者,更有著眼未來、從孩子抓起的教育力量。
今年的陶博會上,“唐山娃娃愛陶瓷”的比賽現(xiàn)場就吸引了眾多中外參會者的目光。唐山第一部陶瓷校本教材,也選在了這個特殊的日子正式亮相。
陶瓷課被搬上小學“課程表”
在唐山,以陶瓷教育為特色的學校共有5所,但把陶瓷課搬上課程表,定為“必修課”并專門編制了校本教材的,可以說首屈一指。
9月16日,唐山市路南區(qū)勝利路小學的孩子們就在陶博會現(xiàn)場亮起了絕活兒,比起了手藝。不少外國友人新奇地駐足欣賞,并拿著相機認真拍攝著。學校自行編寫、出版的校本教材《唐山陶瓷》,也在孩子們的認真制作過程中舉辦了首發(fā)儀式。
“陶瓷課是我們學校自主設(shè)置的課程內(nèi)容,作為校本必修課程,它不只是個別學生的興趣愛好,而是要去開啟每個學生的陶藝創(chuàng)作之門,去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并讓他們從小就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學生有一半以上都是外來務工子女,他們來自全國各個地方。在學校接受了陶瓷教育后,他們還可以把唐山陶瓷文化帶到更遠的地方”。勝利路小學校長陳斌認為,早在2005年,學校在陶瓷教育方面就已經(jīng)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孩子們現(xiàn)場進行陶瓷制作
從“興趣班”到編制專門教材
“一位略懂陶藝的美術(shù)教師,一間不大的教室,一群愛玩泥巴的孩子,2005年,我們學校的陶藝教育就是這樣起步的。”陳斌校長說,“玩兒泥巴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當時的陶瓷興趣班就很受歡迎,孩子們在玩兒的過程當中也表現(xiàn)出了讓人驚喜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唐山是北方瓷都,孩子們又喜歡學習陶瓷制作,我們?yōu)槭裁床辉谶@件事上做做文章呢?”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參與陶藝制作,學校很快就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力度。“近幾年來我們共投入了10多萬元,添置了拉坯機、泥板機、泥條機等用于陶藝教學和創(chuàng)作的設(shè)備和工具。我們還特別設(shè)計制作了唐山市第一臺實驗用電窯,去年又擴建了陶藝教室,面積增加了一倍。教室內(nèi)的制作區(qū)供孩子上課用,展藏區(qū)供孩子們鑒賞、交流。”
要讓唐山陶瓷文化傳播得更遠
16日下午,勝利小學的孩子們在陶博會現(xiàn)場進行了一場比賽,他們細小的手指揪、捏、搓、盤,很快就以泥條盤筑的方法做出了一個個造型獨特的花瓶、花籃。
獲得過河北省第二屆校本課程課堂教學評比說課一等獎的季穎紅老師說,“學生們要用好幾個課時去學習泥條盤筑或手捏成型,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堂課上孩子們都會有所創(chuàng)新,手法上會變得越來越熟練,審美水平也得到了很明顯的提升,許多孩子的作品還在國家、省、市級比賽中獲過大獎呢!”
“同學們都特別喜歡上陶藝課,我們不僅學到了陶瓷知識,還學會了拉坯、泥條盤筑、泥板成型和手捏成型這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在外面看到瓷器時我就能給別人講它是怎么做出來的”。一位男同學完成自己的作品后驕傲地說。
如今,因為有了教材,勝利路小學的陶藝課早已變得有“章”可循。陳校長說,“為了保證教材的科學性、嚴謹性,學校先后對《唐山陶瓷》進行了四次改版,教材在河北省首屆校本課程評比中還獲得了一等獎。正式出版后,孩子們將人手一套教材,和語文、數(shù)學等基礎(chǔ)課程是一樣的”。
去年10月,河北省教育廳韓清林廳長對勝利路小學的陶藝特色教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贊揚,并欣然題詞“陶藝鑄校魂,陶技育人才”。陳校長說,“目前,建設(shè)陶瓷特色校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我們希望陶藝教育這顆種子在學校生根發(fā)芽。但在更遠的將來,我們希望接受過系統(tǒng)陶藝教育的學生們能像花一樣,開遍整個唐山乃至全國更多的地方。”
最讓陳校長感到驕傲的是,自2011年3月起,學校全力開發(fā)了校本教材《唐山陶瓷》。記者在首發(fā)出版的《唐山陶瓷》上看到,學生們在每周一次的必修課上能夠接觸到陶藝制作基礎(chǔ)、唐山陶瓷歷史、陶藝實踐活動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制作方法。
“之所以將這門課程定為必修課,就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唐山陶瓷的歷史和制作基礎(chǔ)。因為身為唐山人,孩子們從小就承擔著傳承、傳播唐山陶瓷文化的責任。他們可以成不了陶瓷名家,但他們必須了解自己城市的歷史。當然,從小啟蒙,盡早開發(fā)孩子們在陶瓷方面的天賦,對于未來唐山陶瓷人才的培養(yǎng)肯定也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