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青花過墻龍圖杯 黃地青花云龍圖方斗杯
清康熙 青花四妃十六子將軍罐
清康熙 青花太白醉酒圖杯
清康熙青花纏枝花卉紋罐
清康熙 青花福壽紋碗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圖花觚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滴跻簧ぞI(yè)業(yè),勤奮好學(xué),為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滴踝鹬刂R,博學(xué)多才。正如《清史稿》中記載:“圣祖天縱神明,多能藝事,貫通中公歷算之學(xué),一時鴻碩,蔚成專家,國史躋之儒林之列。”康熙帝事必躬親,凡事絕不馬虎,他的志向不僅沒有隨著年齡增長衰減,反而越發(fā)高漲。從康熙時期的御用青花制品上,人們可感知一種特別的精神與氣質(zhì)。這種精神就是雄渾不乏精細,華貴且充滿力量?滴跏拍昃暗骆(zhèn)正式恢復(fù)御器廠后,在規(guī)模和工藝技術(shù)上都有了很多創(chuàng)造和革新。在瓷務(wù)管理方面,由皇帝親自選派督陶官,督造宮廷御用器物。清朝陳瀏曾贊譽說:“世界之瓷,以吾華為最,吾華之瓷,以康雍為最”。
“勤政博學(xué)圖強盛,事必躬親求卓越”。這是后人對康熙帝的贊譽,也是影響康熙時期造瓷的精神?滴鯐r期的瓷器造型多樣,品種豐富。大器超過1米,渾厚奇?zhèn)。小器玲瓏剔透,巧奪天工。除官窯器外,民窯日用也相當(dāng)可觀,青花和五彩器廣泛流傳,貿(mào)易瓷外銷增多,興旺的民窯給景德鎮(zhèn)瓷業(yè)帶來空前的繁榮。官窯和民謠互相促進,技術(shù)迅猛提高,品種不斷創(chuàng)新?滴鯐r期盡管胎土精細,瓷胎堅密,但在明末器形敦厚的影響下,早期的胎體,仍未能擺脫胎體厚重的特征。到中晚期,胎體彩逐漸變薄,但又有別于雍正時期的輕薄雋秀。從傳世的官、民窯器物中可以看出,康熙瓷器大部分都燒制很精細,這首先歸功于胎體的精良和制胚成形技術(shù)的純熟。
清康熙青花龍鳳紋墩式碗
康熙青花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終。
一.從工藝角度看:
1、康熙早期青花胎體厚重,釉面肥潤呈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與器底釉色不一致,個別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火石紅,露胎處能看到一圈細密的旋環(huán)痕跡?滴趺窀G器中常見縮釉、粘砂、不光滑現(xiàn)象,器物底足內(nèi)釉薄泛白,常見放射狀的跳刀痕,有的足墻同面斜削呈尖狀,圈足直徑大,許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現(xiàn)臺階的形狀,其折角處極為挺直,俗稱“二層臺”或“臺階底”。雙圈足也在這一時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龍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較外圈矮,兩圈間露胎無無釉,圈足寬厚。
2、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燒成溫度進一步提高,胎體潔白堅硬,斷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雜質(zhì),胎體薄厚適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釉面硬度高,漿白釉面略顯疏松,偶有開片,還有一種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沒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經(jīng)過打磨,光滑呈泥鰍背狀,但沒有后期雍正青花的滾圓,少見火石紅,胎釉結(jié)合很緊密,器內(nèi)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當(dāng)時還出現(xiàn)用精細淘洗的漿泥制成的瓷胎,俗稱“漿胎”,產(chǎn)品有水盂、印泥盒等,胎體偏輕。
3 、康熙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澤深沉含蓄,胎體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齊。
4、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廣東青料描畫,呈色灰藍,個別發(fā)色欠佳,濃重灰暗及藍黑,與順治青花特點很相似。
5 、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這種青花色料提練精純,由于水沉法改進為煅燒法,呈色鮮藍青翠,無漂浮感,明凈艷麗,清朗不渾,艷而不俗。有的呈寶石藍色,鮮藍而不火氣,它與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區(qū)別,時代特征十分明顯。并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shù)面貌。人們往往稱康熙青花為“翠毛藍”、“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色彩變化有五個層次的色階,所用青料有“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之分。古人對康熙青花評價甚高,謂“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器物畫面濃淡深淺,光線強弱分明,不同層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們熟練地運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識地造成多種深淺層次不同的色調(diào),甚至在一筆一劃中也能分出深淺不同的筆韻,如青花山水人物圖,花鳥圖等,無論遠山近水,層巒疊嶂,均富有層次的節(jié)奏感、立體感,結(jié)合暈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達到國畫題材的表現(xiàn)手法,猶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觀賞性,這也是康熙青花備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6 、晚期青花,呈色趨于淡雅,有的灰藍,有的泛暈散,也有描青花,所占比重不大,多繪在杯、盤、碟等小件器皿上。
7 、康熙朝除了燒造傳統(tǒng)的白地的青花外,還有漿胎青藥,哥釉青花,郎窯青花,藍釉青花、黃釉青,灑藍開光青花、藍地白花、豆青釉青花、外醬釉內(nèi)青花、青花紅彩、青花釉里紅、青花加黃、青花加紫、青花戧金、青花鏤雕等派生品種,雖燒造數(shù)量不是很多,但別具情趣。
8 、康熙青花仿明代青花發(fā)色也很流行,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是仿永樂、宣德青花蘇泥勃青料重鮮艷帶暈散的藝術(shù)效果。其次還有仿成化青花平等青料的淡描,仿嘉靖青花回青料藍中泛紫。這時期最擅長仿宣德青花瓷,由于采用的是國產(chǎn)鈷料,含鐵量低,穩(wěn)定性好,所繪花卉呈有黑色結(jié)晶斑點,是采用人工重涂積點方法,有意點染形成,青花下沉度及質(zhì)感不夠,釉面同樣泛青,個別也有桔皮紋,用手撫摸釉面,比較光滑,凹凸不平感覺不明顯,而永宣青花釉面往往帶有波浪狀,總體來看,仿制水平還是很高的。
9、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形式更是變化多樣,層出不窮,一種器型往往有多種不同的式樣,以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需要和條件為依據(jù),千姿百態(tài),仿古創(chuàng)新,既有陳設(shè)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種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銅器式樣祭器、外銷瓷等。外銷瓷在當(dāng)時對外貿(mào)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青花、五彩兩個品種,基本都是民窯器,用色偏濃重,造型高大,紋飾也適應(yīng)于國外市場的需求,規(guī)整繁縟,但也有許多創(chuàng)新式樣。
10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產(chǎn)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的,這與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術(shù)列趨成熟有密切關(guān)系。如:大棒槌瓶、大香爐、萬壽字大瓶、大盤口瓶,鳳尾尊、花盆、大魚缸、繡墩、大蓋罐等,整體特點是古樸穩(wěn)重,頗具陽剛之氣的力度。盡管體積較大,有的高達 80 厘米,極少變形,器身接口不明顯,反映了成型與修胎工藝的精進。器物外部輪廓線和轉(zhuǎn)折處清晰、利落而有精神。風(fēng)格硬朗,挺拔向上,渾厚樸實、有力,粗獷豪放,富有陽剛氣勢,制作很清楚規(guī)范,絲毫沒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獨創(chuàng)性,嚴(yán)謹(jǐn)大方,講究整體效果,不刻板,端莊中透出靈秀的美姿。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許多方形器,如方盤、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較而言,燒制方形器要比圓形器難得多,充分表現(xiàn)當(dāng)時工匠們造型設(shè)計的高超水平與制瓷技術(shù)的進步。
11 、康熙青花在繪畫技法上,也有不少改革和創(chuàng)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改變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紋輪廓線,然后涂色的傳統(tǒng)方法,即單線平涂,而是采用瀉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鑒了西洋畫的焦點透視手法,濃重、淡雅層分分明。在瓷坯上繪畫,一種顏色即能表現(xiàn)出濃淡、深淺多種不同的色調(diào)。所謂“分水皴”就是用筆梢蘸濃淡不同的料水在胎上描繪,技術(shù)上要求高,少的三五種,最多能分了八九種色階。山石的描畫,多采用斧劈南宋畫院派的風(fēng)格。運筆時勾、染、皴、擦、點各種繪畫手法并用,這全靠畫工手筆功夫來完成,構(gòu)圖講究多樣化,強調(diào)畫面活潑有趣味,視野開闊,無論畫面大小,都有一種很完美的情境?梢哉f,康熙青花將中國繪畫的技法,經(jīng)以圖案的構(gòu)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制在瓷器上,使我國瓷器裝飾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二.從紋飾角度看:
1、圖案紋飾時代感較強,其畫意、筆法、布局、施彩工藝等均有特定的時代韻律。題材為歷史典故、人物故事,還有漁家樂、耕織圖、海、樵、耕、讀等。此外,還有草蟲、花鳥、云龍、山水、八仙人、八仙慶壽、八寶、博古、纏枝花卉、樓臺殿閣、合合二仙、三星人等。
2、康熙時,彩繪人物,多用蘭筆勾出面目,甚為耐久,美人兩頰又往往暈以淡赫,頗為嬌燒。人物衣裙最為生動,樹則老干銼費槎榧,花則風(fēng)枝婀娜。畫松為茄色之干,墨色之針,渲以硬綠,給人以濃翠欲滴的感覺。
3,康熙青花的青料部位有明顯的指捺式水印紋,但比起前朝的水印紋要小.
4,粗壯有力的壬字云.
5,水墨國畫 皴染法.
6,民窯人物多用陳老蓮寫意畫法,臉部大多不甚規(guī)整,往往只勾輪廓線,很少填色.最能體現(xiàn)康熙青花特色的是山水人物,風(fēng)格上模仿名畫家的筆法,立體感很強,畫法精細,分色層次鮮明,濃淡相宜。畫面效果講究意境美,整體給人以疏朗清閑的感覺。人物紋中以耕織圖、漁家樂圖最具代表性,畫面有生活情趣。
7,以長篇詩文作為裝飾,也是康熙青花的一大特點。多是書寫在筆筒上,有《赤壁賦》、《圣主得賢臣頌》、《滕王閣序》、《四景讀書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