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以來,雞缸杯便被視為 千金難買。成化雞缸杯曾于1980及1999年拍賣,均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jì)錄。類似在1999年在香港蘇富比上拍出2917萬港元,刷新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jì)錄。雞缸杯,即飾子母雞圖之盛酒小杯,環(huán)繪公雞偕母雞領(lǐng)幼雛覓食。子母雞圖,早興于宋朝,然畫于瓷上,則從成化開始。由于雞缸杯色彩繽紛鮮明,繪畫率真可人,被業(yè)內(nèi)稱為神品。
2014年4月8日香港蘇富比舉行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季拍賣會,估價為2-3億港元的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雞缸杯成為本次拍賣的焦點(diǎn)。 此次明成化窯雞缸杯估價為2億至3億港元,為目前估價最貴的中國古代瓷器拍品。該雞缸杯早在上世紀(jì)五十年代被倫敦收藏家 Leopold Dreyfus 夫人收藏,此后被玫茵堂珍藏。此件拍品從中午12點(diǎn)20分左右開拍,起拍價為1.6億港元,在經(jīng)過八口競價后以2.8124億港元成交,買家為上海藏家劉益謙。
成化斗彩雞缸杯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燒造時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宮廷,次品則被銷毀,因而流傳到民間的數(shù)量極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經(jīng)流傳這樣一句話:“寧存成窯,不茍富貴。”另在《萬歷野獲篇》中則有“成窯酒杯,沒對至博銀百金。”成化官窯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見一斑。
成化斗彩之所以寶貴,有一個首要緣由,即是存世量稀疏。葉佩蘭告訴記者,目前成化斗彩首要藏于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散落民間的不能說沒有,究竟咱們國家那么大,可是數(shù)量極端稀疏。偶爾也能在民間見到一兩件。”而目前市面上對比多見的是成化斗彩殘器,它首要來自于出土碎片。“成化斗彩是官窯所燒,為皇家御用,給皇帝燒瓷器天然精雕細(xì)鏤,不合格商品統(tǒng)統(tǒng)打碎。這即是為何咱們總能見到成化斗彩碎片的緣由。”葉佩蘭說。
明代萬歷時,一雙成化斗彩酒杯已價值百金,特別是斗彩雞缸杯,清朱琰《陶說》載;“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神宗時尚食御前,成杯一雙,價值十貫”。在明代當(dāng)時已貴重,可見成化斗彩歷來被世人所追捧。
在如今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其實(shí)早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經(jīng)流傳這樣一句話:“寧存成窯,不茍富貴。”明代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中則有:“窯器初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盞之屬,初不過數(shù)金,頃來京師,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為吐舌不能下。”明朝人程哲在《蓉槎蠡說》一書中品評明代瓷器時推成窯瓷器為明代之冠。另在清初朱彝尊《曝書亭集》中也記載:“萬歷器索金數(shù)兩,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雞缸非白金五鎰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成化官窯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見一斑。
2015年瓷器藝術(shù)品市場惹人注目,“超級土豪劉益謙”以2.8億元拿下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再次刷新中國瓷器拍賣紀(jì)錄,不管是炒作還是無意為之,瓷器在古玩收藏“瘋漲”已成事實(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