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網興旗下網站: 中華陶瓷網  中國瓷都德化網  德化陶瓷商城  網興網絡
中華陶瓷網——德化陶瓷頻道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頁 展會 人才 商城 圖庫 電子雜志 陶瓷技術 行業(yè)百科 營銷管理 名家名瓷 論壇
頻道首頁 歷史文化 名家名瓷 最新動態(tài) 德 化 窯 名瓷展會 德化瓷譽
瓷博物館 陶瓷郵票 陶瓷著作 陶瓷教育 陶瓷旅游 收藏鑒賞 德化概況
歷代陶藝名家:
蘇學金 何朝宗 顏俊高
何朝宗
現代陶藝名家:
楊劍民 于仰賢 陳仁海
陸斌 何炳欽 田鴻喜
曹春生 陳敏 郭國基
德化陶瓷企業(yè)
 

發(fā)布:2015-7-20 9:39:41  來源: 搜狐網 [字體: ]

  中國陶瓷史就是一部陶瓷仿制與創(chuàng)新的歷史。通過欣賞陶瓷,我們可以了解各時期的人們生產生活狀況,還原歷史與文化、淘汰虛假傳說與猜想!同時,我們也可以用確定無疑的歷史,定位陶瓷器皿的真實年代,為陶瓷鑒定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
  漫長的史前文化給我們留下的東西不多,我們想了解史前文化,只有能過石器、陶器、甲骨文、歷史遺址等有限文物來研究,其中,彩陶是重要的文物證據。彩陶紋飾以仿生畫為主,主要有云雷紋、渦紋、谷紋、動物紋等,這些都是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哪些動物、植物在文化期就有,也可以進一步推知當時的人們生產生活狀況以及當時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信仰;這些紋飾大多是自然界真實存在的,也有因敬畏而想象出來的東西,表現手法上是寫實與抽象相結合,類似現代的小寫意,這與當時繪畫水平不高有關;彩料主要是植物性彩料,這種彩料色澤鮮艷,怕氧化,這就是為什么彩陶上的彩剛出土時鮮亮,出土后很快就變暗變淡或消失的原因!如果你買到一個色彩清晰、不褪色的彩陶,就要考慮這是否合理!
  秦漢時期,厚葬文化盛行,人們相信輪回轉世,希望死后依然能享受榮華富貴,所以,這時期經常用陶器仿制生產生活中的用品陪葬。最有名的是秦始皇兵馬甬,這時期出土較多的是陶罐、陶灶、陶院、陶倉、陶人、陶動物等,這些東西都是當時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如果一件陶瓷器皿,是當時不存在的東西,不符合當時風俗習慣,就不能認定為那個時期的物品,這種方法,可以將大量臆造品排除在到代真品之外。
  漢代出現了釉陶,釉色有綠釉、黃釉、褐釉等,釉層薄、無氣泡。釉陶是漢代陶工將陶器在泥漿中刷洗后,再燒,偶然出現的一個品種,屬于創(chuàng)新品種,胎釉同源,是鑒定釉陶的根本方法。即胎土與釉是同一種物質,不會有太大的反差!釉水在燒造過程中,因窯中氣氛不同,常常會出現雜色,漢陶真品釉面或多或少都有色差。
  釉陶屬于天然礦物質釉,色彩清新、穩(wěn)定�?涌诤玫挠蕴諞]有反鉛現象,甚至連開片也沒有!黃河流域出土的釉陶品相好,釉陶被泥沙包裹了千年,與外界完全隔離,出土時都光鮮亮麗,用水清洗后,一塵不染,比新的還新!坑口不好的釉陶,有失光、返鉛現象。其實釉陶的釉色是以鐵為著色劑,呈綠、黃、褐等色,所謂返鉛,就是釉中的鐵被重新析出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后代陶瓷中也經常出現!返鉛、返錫,其實都是返鐵現象!
  唐三彩在繼承漢代釉陶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了彩色陶瓷新時代!唐三彩的出現,說明在唐代,人民就掌握了研制彩色釉的技術,可以自由靈活的將這種技術運用到陶器之上,燒出了色彩斑斕的三彩陶器。這種技術延續(xù)到宋遼,出現了遼三彩、宋三彩,只是宋遼三彩陶器遠不及唐三彩好!元代三彩技術就沒落了,只有孔雀藍、孔雀綠釉等單色釉、雙色釉等品種!此后,低溫釉陶一蹶不振,完全被高溫瓷器取代!
  東漢時期,在漢綠釉基礎上,提高了燒造溫度,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青瓷。青瓷是以鐵為著色劑的瓷器、以單色釉為主。在燒造過程中,出現了瑕疵“褐色鐵斑”,這種鐵斑,改變了青瓷顏色的單調,有著獨特的美。晉代工匠就掌握了這種鐵斑形成原理,將鐵斑巧妙運用,裝飾瓷器,創(chuàng)造出褐斑點彩瓷器。這可以說是最早的彩色瓷器!
  到唐代,受唐三彩影響,人們調整釉料中鐵元素含量,燒出了黑釉瓷器、藍釉瓷器等。唐人將以鈷為著色劑的彩點在瓷器上,出現了唐青花;將白色釉彩涂在瓷器上,出現了花釉瓷器;唐代開創(chuàng)了彩瓷的新時代。這反映了唐代是一個開放時代的事實,在這個時代,人們能夠廣泛包容,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宋代繼承了唐代開放思想,人們可以相互學習,自由創(chuàng)燒瓷器。宋人思想雖然開放,但飽受戰(zhàn)亂之苦,唐代許多先進技術,來不及傳承,就失傳了!宋人無法復原唐三彩技術,又想仿制彩色瓷器,就用墨彩代替釉彩,出現了彩繪瓷器!受唐三彩的影響和崇尚自然的審美觀,創(chuàng)燒了許多帶有斑、點、紋瓷器,比如說:油滴斑、鷓鴣斑、木葉紋等瓷器。
  在燒造過去中,但偶然發(fā)現以銅為著色劑,燒出的彩斑更清新艷麗、色調豐富多彩。以銅入釉,本來是淘洗不純所至,卻造就了以鈞瓷為代表的銅紅釉瓷器!
  宋人不僅思想開放、而且善于學習與創(chuàng)新。宋人好古,以古代器具為模本,創(chuàng)燒了許多仿古瓷器,比如:鬲式爐、琮式瓶等;以自然花卉為模本,創(chuàng)燒了花口瓶、花口盤、蓮蓬碗等;以生活器具為模本,創(chuàng)燒了斗笠碗、渣斗、洗、花盆、人物、動物等。宋人善于相互學習,不同窯系、不同窯口,都互相借鑒。
  宋人這種善于仿制與創(chuàng)新的做法,為我們了解宋瓷、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依據!從器型上看,主要有仿古器、仿生器、仿景器和生活器皿;從釉色來看,主要仿玉和仿自然之色。因思想開放,宋瓷窯口眾多,因相互學習,各窯口有許多共同點,又因當時仍是自然經濟,各窯工藝與釉水配方不同,器物千差萬別,各窯存在時間長短也不同,這為鑒定宋瓷帶來難度�?傮w上說,宋瓷器型優(yōu)美、釉色清新,質量不一,品種繁多,是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造成宋瓷藝術成就高、創(chuàng)新品種多的原因是宋人開放和包容的生活態(tài)度,與皇帝沒什么關系,唯一關系是皇帝無暇顧及民生,使商品經濟得到發(fā)展。
  唐宋時期,人們思想開放、包容,善于創(chuàng)新、樂于接受新事物,人們相互學習、不斷總結,將傳統(tǒng)美與自然美有機結合,不斷將新技術、新成果應用到生產生活中,人們也樂于接受這些產品,擇優(yōu)而取之,真正做到優(yōu)勝劣汰,從而推動陶瓷業(yè)的大發(fā)展,這才是唐宋陶瓷百花齊放、精品倍出的根據原因。
  元代因戰(zhàn)亂不斷,政府無暇顧及陶瓷業(yè),一方面,陶瓷業(yè)沿襲唐宋時期的傳統(tǒng)繼續(xù)發(fā)展,繼承與創(chuàng)新仍是陶瓷業(yè)的生命力,景德鎮(zhèn)窯在仿制磁州窯的基礎上,成功創(chuàng)燒了元青花;各地窯廠學習與仿燒鈞窯,形成了鈞窯系;銅作為著色劑,應該到瓷器,創(chuàng)燒了釉里紅、青花釉里紅等諸多名貴瓷器品種。另一方面,由于戰(zhàn)亂,許多窯口消失、許多技術也隨著消失。國力下降,制瓷業(yè)受到打擊,產品質量普遍下降,元瓷粗,是人民的共識!除少量官府訂制的瓷器外,元瓷質量普遍不高。
  明清兩朝,政權相對穩(wěn)定,官府介入制瓷業(yè),創(chuàng)辦了御窯廠,制定了嚴格的制瓷制度。一方面,官府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不惜工本、研制瓷器,燒出了許多精品瓷器。即有仿古瓷器,也有創(chuàng)新品種。明代出現了寶石紅釉瓷器、灑藍釉瓷器、斗彩瓷器等名品;清代出現了更多的仿生瓷、仿古瓷品種,在仿制過程中,創(chuàng)燒了郎窯紅、窯變釉、琺瑯彩等名品。另一方面,民窯受到打壓,質量下降、創(chuàng)新不足,形成一景德鎮(zhèn)窯一枝獨秀的局面。
  明清兩朝瓷器以景德鎮(zhèn)窯為主,官窯瓷器胎質細膩潔白、制作規(guī)整,相對好認。只是規(guī)整中缺乏情趣�?傮w感覺也不錯�?梢�,高投入、嚴管理,也能出精品。
  晚清至改革開放前這段時間,國力衰微,以仿古為主,也有少量創(chuàng)新,淺絳彩、醴陵釉下彩、毛瓷都是不錯的創(chuàng)新品種。這段時期,人們思想活躍、做事認真,無論是仿古,還是創(chuàng)新,都做的不錯,精品很多。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瓷器生產很多,精品微乎其微。能寫入陶瓷史上的品種,幾乎沒有。按說現代科技進步了,應該是精品倍出的時代,為什么難出精品呢?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政府角度上看,角色定位有問題,即沒象唐宋時期一樣,完全放開,任其自由發(fā)展,也沒象明清時期那樣,在陶瓷行業(yè)進行高投入,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攻關,而是有限度地放開制瓷業(yè),由私人自主經營。這就造成制瓷業(yè)發(fā)展不平衡,各窯廠為了生存,紛紛制造仿古瓷,由于投入不足、技術落后,對古代陶瓷缺乏研究,仿古瓷多數不倫不類,缺乏古瓷器的神韻。另一方面,民間對商家用仿古瓷冒充文物騙錢感到厭煩,斥之為假貨,不認可,政府對仿古瓷態(tài)度模糊,輿論導向以打擊為主,以至陶瓷廠生存都是問題,生產精品只是夢想!從生產廠家來看,經營思想不對,營利目的太強,甚至不惜假冒文物牟利,沒有從審美與創(chuàng)新、提高產品質量上下功夫,沒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產品,不可能做大做強!從生產工藝上看,現代感太強,完全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適合批量生產的工藝,缺乏應有的美感!從用戶角度上看,多數是以投資為目的,用耳朵買物品的多,用眼睛看、用心去想的少,買東西不是撿好的買,而是選貴的買,土豪心理嚴重、缺乏審美能力,這也是偽劣產品泛濫原因之一。總之,現代陶瓷的悲劇,是現代人的悲劇!鑒賞現代仿古工藝品,從審美、工藝、材料等方面,不難鑒別!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關于我們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法律聲明  誠聘英才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系我們  訪客留言
 運營商:網興網絡科技 版權所有 (C) 2007-2008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Cceram.com
電子郵件:service#ctaoci.com 聯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園科技大樓二樓 郵政編號:362500 閩ICP備05012475號
電話:0595-23555005 傳真:0595-23593359 廣告熱線: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 陶瓷供應業(yè)務QQ:5673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