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在陶瓷裝飾歷史上有著一個劃時代意義。景德鎮(zhèn)元青花瓷的精美成熟讓人驚嘆,元代釉里紅伴著元青花瓷也放出異樣的光彩。元釉里紅的存世量稀少。元釉里紅是陶瓷裝飾歷史上重要發(fā)明之一。它為釉下銅紅彩繪,燒成難度大,特殊性強,因而有自身的裝飾特色。由此而言,不少資深的收藏界人士都認為,元釉里紅的價值是可以與元青花的價值相媲美的。
何滿光先生珍藏的此罐為典型的元代卵白釉,釉色滋潤,白中微泛卵殼青色。釉色呈失透狀,釉中氣泡在放大鏡下看起來非常密集,但有大有小。
此罐中部用釉里紅分別繪有扁菊紋、西番蓮紋及串珠牡丹紋,這些紋飾均為為元代人喜繪的題材。此外,何伯收藏的這件釉里紅小罐所繪的臥蓮紋圖案,更是其一大特征。此圖飄逸瀟灑,畫工靈動,為熟練藝人所繪。用放大鏡看,釉里紅中少量氣泡有或乳白或桔黃或紫色等的結(jié)晶物,這是元代釉里紅的特征之一,現(xiàn)代仿品無此特征。
胎質(zhì)細膩滋潤,潔白而微有黑色小顆粒,為元代景德鎮(zhèn)麻倉土的特征,麻倉土早已用盡,現(xiàn)代仿品無此特征。
何滿光先生認為,元代釉里紅是用銅的著色劑。從出土資料和傳世實物可知,元代景德鎮(zhèn)燒制成熟的釉里紅瓷口,但由于釉里紅有3種不同的裝飾方法:
(一)、是釉里紅線繪,即在瓷胎上,用線條描繪各種不同的花紋圖案,這是釉里紅瓷口最主要裝飾方法。由于高溫銅紅燒成條件比較嚴格,往往會產(chǎn)生飛紅現(xiàn)象。所以細線條描繪圖案花紋的釉里紅燒成比較困難。
(二)、是釉里紅發(fā)白,其方法或在白胎上留出所需之圖案花紋部位,或在該部上刻劃出圖案花紋,用銅紅料涂抹其他空余之地,燒成后圖案花紋即在周圍紅色之中以胎釉之本色顯現(xiàn)出來。
(三)、釉里紅涂繪,以銅紅色成塊,成塊地涂繪一定的圖案花紋。釉里紅發(fā)白及釉里紅涂繪,這二種方法都能減少線繪,容易產(chǎn)生的飛紅現(xiàn)象。從理論上說,它行的應(yīng)早于線繪的普遍使用。
關(guān)于釉里紅線繪問題和蓮辨紋飾的說法,常是書本注解蓮辨有距者屬元代作品,蓮含者屬明代作品,這是不科學(xué)的。何滿光先生從唯物的角度辨析,也可查對江西高安瓷藏的元釉里紅罐紋飾是最有說服力。
被何伯用作論證參考資料的,是江西高安窖藏的一件釉里紅開光花鳥紋罐,其高24厘米,口徑為13.2厘米。直口,圓肩,鼓腹下斜收,近底略外揚,淺圈足、無蓋。此器頸部飾弦紋三道,肩部繪變體蓮紋一周及雙線菱形帶紋一周。腹部主體紋是在四個對稱的菱花開光內(nèi)飾鶴穿菊紋、孔雀棲牡丹圖案,四開光之間則飾對稱三角靈芝云紋,腹下部和圈足處則各繪雙線弦紋二道。其全器構(gòu)圖嚴謹,主體突出,層次清晰。四組開光,圖案極具我國民間剪紙工藝藝術(shù)效果。此器造型端莊勻稱,胎質(zhì)細膩堅致,青白釉略閃灰,釉里紅料薄處呈蘋果綠色,均勻處釉里紅呈色艷麗、達到了器型、瓷質(zhì)和裝飾藝術(shù)三者和諧統(tǒng)一,代表了元代釉里紅瓷的最高水平,屬不可多見的元瓷珍品。
元代釉里紅是非常珍稀的品種,元代早中期釉里紅紅色泛黑,為黑紅色或灰紅色,燒制得不是很成功。直到元末和洪武,才燒制出鮮艷的釉里紅來。此罐釉里紅發(fā)色鮮艷,燒制非常成功。元代釉里紅瓷器的燒制數(shù)量極少,大約只有元青花的十分之一,因此比元青花更顯珍貴。何滿光先生表示,但由于見到元青花的人較多,見到元代釉里紅的人極少,所以元代釉里紅的知名度和人們對它的認知度反而沒有元青花高。為此,何伯認為元釉里紅古瓷藏品一定會是藝術(shù)品市場上一大極具潛力的古玩收藏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