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天,王卓和伙伴孫璟璟、江昕荷一起從法國回到杭州,將她們在巴黎創(chuàng)立的陶瓷工作室“耳語”,搬到了外桐塢村的一片茶園邊上。
“耳語”這個名字讓人聯(lián)想到輕聲慢語和暖暖的氣息,王卓她們的作品就如這個名字一樣充滿了女性特有的輕盈和敏感。
簡潔造型的瓷器,只在內部薄薄地施上一層釉,外面則保持著瓷胎原本的素白色,即使有色彩也只是淡淡地涂上一抹藍或黑。每個見過“耳語”作品的人都會覺得,它們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陶瓷制品區(qū)別很大,甚至都不像是陶瓷。
王卓學的是工業(yè)設計,結束學業(yè)后的職業(yè)身份是一名教師。她的另外兩位合伙人,另一位教師和一位攝影師,同樣不是陶瓷專業(yè)出身。但這不妨礙她們對陶瓷的熱愛,她們在法國當地的陶藝工作室當學徒,學習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藝。
“因為不是科班出身,所以沒有固定思維,陶瓷這種材質,當然可以有不同玩法。”在王卓看來,正是這種“不專業(yè)”使得她的作品顯得特別。
“‘耳語’是一種細膩地審視周遭的視角和輕手輕腳地對待周遭的態(tài)度。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名字,用陶瓷來傳達我們所感受到的不為人知的聲音。”女性的細膩讓王卓聽到了大自然的低語,動物、河流甚至樹葉都是她設計的源泉,并將這些具象的素材通過陶瓷作品來呈現(xiàn)。
“我們的東西實驗性很強,每一次的實驗都是對這個材料的進一步了解,希望可以不斷地試探它的極限。我們會設計很薄的陶瓷作品,也會嘗試陶瓷和各種不同材料的結合。”
越是薄的產品,越是容易燒制失敗,但也會有意外的驚喜。“因為用于燒制陶瓷器的土是一個非常有趣和不可控的材料,所以每次打開爐子都是我最期待的事情。”
在“耳語”的所有作品中,帶有樹葉紋理的各色燈罩、水杯和燭臺是最有代表性的。來自法國的樹葉印刻在景德鎮(zhèn)的瓷泥上,本就不厚的胎體到了樹葉的部分更是薄如蟬翼,點上一支蠟燭,森林就開始和你“對話”。表面有著麻布紋理或是紙張褶皺的花瓶,打破了人們對于陶瓷肌理的認識,瓶子底部那幾抹深淺不同的藍色,則透露出中國山水畫的韻味。
有人說,“耳語”的瓷器都很小清新,但是王卓并沒有給自己的作品按上一個風格標簽。“我希望自己的作品風格是自由變化的,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遵從自己內心是引導創(chuàng)作走向的唯一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