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金紅綠彩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彩色瓷器的先河,其影響一直到元、明、清等隨后的一千多年,這種釉上彩繪的方法現(xiàn)在還在運用。
一提起瓷器,人們便會想到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關(guān)于彩瓷器的記載并不多見。在河南就有一位收藏宋金彩瓷收藏與研究的大家-----張揚。
在三十年的收藏生涯中,張楊行程數(shù)萬公里,足跡踏遍全國,僅完整的宋金紅綠彩俑就有三百多件。張楊的三百多個紅綠彩俑宋金紅綠彩在開封一亮相,便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guān)注,日本古陶瓷專家多田友水特意從日本趕來觀看中國古陶精品。
宋金紅綠彩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彩色瓷器的先河,其影響一直到元、明、清等隨后的一千多年,這種釉上彩繪的方法現(xiàn)在還在運用。
紅綠彩瓷器是指以白釉為主要底色,在白釉上用紅、綠、黃等彩勾畫出紋飾,再入窯以800℃左右的低溫?zé)傻拇善,也常被稱為"宋加彩"或"金加彩",是我國最早的釉上彩瓷器。
造型多為碗、高足杯、玉壺春瓶、罐、枕、粉盒、瓷雕人物(圖85)與小狗等,碗為大宗。紋飾汲取了中國畫的某些技法,以牡丹紋最為常見,大多以紅料勾描圖案,以黃、綠二色作填色,個別還兼用釉下黑彩與貼金裝飾。均飾于白釉之上,對比強烈。
宋代的紅綠彩瓷器主要有兩種胎土,其中灰黃色胎土質(zhì)地粗松,瓷化程度不高;灰白色的胎土質(zhì)地堅實致密。都使用化妝土,且化妝土上罩以白色玻璃釉。釉水較薄,一般都開細(xì)密無色紋片,有垂釉痕,積釉處釉色多白中閃黃或閃青,撫之溫潤柔滑。宋代皇室貴胄追求典雅含蓄的"青"瓷器,因此紅綠彩瓷器多為市井鄉(xiāng)野百姓崇尚之器,宋貴族墓葬中極少有紅綠彩俑(瓷)出土。
金代紅綠彩瓷器胎體瓷化程度較高,以日常生活用具、佛教造像以及殉葬器皿為主。以墓葬出土瓷俑來看,金代紅綠彩瓷俑比元代畫工更為精細(xì),細(xì)部特征尤其是人物的眼睛部分最為突出,金代體量上也比元代大。白釉紅綠彩是北方磁州窯系在金代中期開創(chuàng)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新裝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