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順治(1644—1661)朝時間不長,但卻是承前啟后的關(guān)鍵時期,為后來康熙時期的巔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順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器型較少,主要有爐、觚、瓶、大小盤、碗、罐等。胎體總的來說較粗糙,大器如爐、大盤、觚等胎體厚重,小器如小盤、碗等胎體則較輕薄。但也有個別器物胎質(zhì)細膩、致密的,可見糯米狀。底釉多白中閃青,有的還略顯泛灰,釉層稀薄。青花料應(yīng)是浙料和石子青兩種并用,致使發(fā)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藍。 其中爐的青花發(fā)色多顯青翠,其它器物的發(fā)色多顯灰藍。紋飾多見花鳥、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獸、瑞獸、芭蕉、云氣等。大盤喜歡在口沿處畫一青花線圈,再在圈內(nèi)畫主體紋飾;小盤多在盤面一側(cè)畫一片梧桐葉, 另一側(cè)書“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皆秋”等相近的詩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歡用青花線作紋飾的分隔。畫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線描相結(jié)合。繪畫筆調(diào)隨意,雖然比晚明時工整,但仍未見康熙時的嚴謹、細致的作風(fēng)。畫面布局較豐滿,尤其是大盤、罐、瓶、觚等類器物。開始出現(xiàn)皴法和濃淡色階的變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盤、碗、罐等底部多見縮釉點,底足粘砂較常見。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窯器多、官窯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康熙(1662—1722)朝時間跨度長,器物類型豐富,工藝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發(fā)色前期較灰暗, 中期以后青幽翠藍、明快亮麗。畫法早期以單線平涂為主,氣勢粗獷;中期以后則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繪畫精細,并以青花色階(即所謂“青花五彩”)而備受推崇。紋飾題材多樣,有山水人物、龍鳳花鳥、魚蟲走獸、詩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時代特點的是冰梅、耕織圖、刀馬人、雙犄牡丹等。圖案留白邊較其他朝明顯。胎致密細白,呈糯米糕狀。釉硬,與胎結(jié)合緊密,見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閃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觀賞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蓋罐、鳳尾尊、花觚、象腿瓶、筆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極強的時代特征:琢器多二層臺底;筆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兩邊斜削的較尖的“鯽魚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圓潤的“泥鰍背”底;大盤類多雙圈底, 這種底從明末和順治時出現(xiàn),流行至康熙中期?钭R種類多樣,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書,中期以后各種堂名款、圖記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偽托款也較多見,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時期青花器多仿明永樂、宣德的蘇麻離青,但沒有進口料,以筆端點染鐵銹斑痕。 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從胎、釉、青料等方面區(qū)別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區(qū)別點: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青花雍正時工藝精細,修胎講究,民窯器則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時尤其是后期工藝開始走下坡路,除了繼承前朝的品種外,還有創(chuàng)新的品種青花玲瓏瓷。紋飾內(nèi)容也較雍正時多樣,但總的來說以寓意吉祥的圖案為主?钭R除年款外, 雍正時較多見的有雜寶款、四朵花款、動物形款等,堂名款較康熙少。乾隆時堂名款又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書,也有四朵花款。
嘉慶(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漸走下坡路。嘉慶前期的器物基本與乾隆相同,但工藝粗糙,造型厚重笨拙, 釉稀薄而發(fā)灰、泛青。
道光(1821—1850)、咸豐(1851—1861)、同治(1862—1874)時期的器物大體相近:青花發(fā)色飄浮,胎質(zhì)粗松,釉稀薄,胎釉結(jié)合不緊密,紋飾以吉祥圖案為主。
光緒(1875—1908)時青花瓷一度中興,仿康熙器水平較高,但胎體較輕,白釉較薄而發(fā)澀,修胎也不夠精細。其他器物則無論胎釉和造型均與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見?钭R除年款外,還有“長春宮制”、“坤寧宮制”、“儲秀宮制”等;偽托款多見“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