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上航行所具有的高風險,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許多不幸的事件,無數(shù)中國生產的陶瓷器被遺留在了茫茫大海的深處。時隔幾百年甚或上千年,得益于其不易受侵蝕的物理特性,我們得以通過考古的方式看到其真面目。
推薦關鍵字 海撈瓷 瓷器 出水瓷
歷史上,絲綢、紙張、瓷器、鐵器等生產生活物品一直是中國向海外諸國輸出的大宗物品。由于海水環(huán)境的因素,絲綢、紙張等有機類物質很難長期保存,鐵器等金屬物品亦會嚴重銹蝕,只有瓷器可以長期不受侵蝕。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由水下沉船出土的文物,基本是以瓷器為主,水下考古許多研究課題也是圍繞其開展的。
瓷器本身堅硬細密,釉料潤澤透明,吸水率極低,耐酸、耐堿、耐高溫,與食物直接接觸不會有任何化學反應,器表光滑不利于滋生細菌且易于擦洗,作為日常的生活器具,具有其他許多材質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品質。更為重要的是,瓷器為人類日常生活提供了一種價格低廉且容易獲取的必需容器。因此,我國自漢代開始,已少量地向海外輸出陶瓷器。從海底已經發(fā)現(xiàn)的漢代四系原始青瓷瓿、晉代四系青瓷罐等實物可明顯看出,它們是屬于浙江越窯系的青瓷產品,不過受資料稀少的限制,尚不能斷定這些器物到底是屬于長途販運的商品還是船上一般的生活用品。
海上航行所具有的高風險,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許多不幸的事件,無數(shù)中國生產的陶瓷器被遺留在了茫茫大海的深處。時隔幾百年甚或上千年,得益于其不易受侵蝕的物理特性,我們得以通過考古的方式看到其真面目。
新、舊兩種“海撈瓷”
目前我們看到的出水瓷器,大體上可以按照保存狀況分為新、舊兩種。所謂舊,是指這些器物本身的釉面已經受到嚴重磨損,器體上(特別是露胎部位)多粘有貝殼、珊瑚等雜質。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沉船所處位置多屬沙石質海底,這種地質結構的海底一般比較堅硬致密,遇難船只的船體結構直接接觸到海床導致破碎。
古代船舶的肋骨、舭骨、隔板等構件大多是由不同形狀的鐵釘以及粘合物相連接,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失去作用。今天我們從南澳Ⅰ號上方俯視的話,看到的是一個散落攤開的以龍骨為中心的正投影平面解體船型。
所以,在沉沒過程中,瓷器一部分傾倒到船外,直接散落在海床上面;遺留在船體內的瓷器隨包裝材料的分解也會直接暴露在海水當中,這種情況在地中海、阿拉伯海等海域尤為常見,我國的南海西沙、南沙海域等處亦屬此類情況。由于潮汐作用,裸露的瓷器會受到兩次高潮、低潮的海水沖擊,器物與海沙不斷摩擦造成表面的釉面的打磨,最后完全失去光澤,觸摸時手感非常粗糙。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沉船被掩埋在深厚的海泥之下。仔細考察我國的沿海地理,可以發(fā)現(xiàn)從北到南依次有遼河、海河、淮河、黃河、長江、錢塘江、閩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注入,這些內陸河流帶來大量的泥沙入海,不僅造成了海水的混濁,同時在大陸架上形成厚厚的泥土層。船只沉沒后,海底淤泥會形成向下的吸力,再加上自身重量的作用,船體通常是被掩蓋在海底平面以下數(shù)米,直到接觸到致密的泥沙層才會達到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瓷器運輸上船時通常是有木箱、竹筐甚至象缸、甕等大件陶瓷品作為外包裝的,與前者直接散落海床表面不同,瓷器受到了更好的保護。
除南澳Ⅰ號外,在我國沿海已經發(fā)現(xiàn)的古代沉船中,南海Ⅰ號宋代沉船、福建平潭碗礁清代沉船都是這種類型,上世紀80年代韓國發(fā)現(xiàn)的木浦新安宋代沉船也與之類似。這些沉船當中的瓷器受到包裝物和海泥保護,實際上處于一種隔絕封閉的環(huán)境。
這類器物一般是當時生產后直接上船,沒有任何使用過的痕跡,釉面亦無絲毫磨損,給人的感覺如同新制仿品。出水后燦然如新,很難相信已被掩埋了數(shù)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