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窯以盛產白瓷而聞名天下。窯址在今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區(qū)古外銷瓷重要產地之一。德化窯在歐洲有“中國白”之稱,這種瓷化程度高、白度大的優(yōu)質白瓷,曾讓歐洲人嘆為觀止,賦予許多極富詩意的名字,如鵝絨白,象牙白,豬油白,蔥心白等。更被譽為“世界白瓷之母”。中國史書上記載:“‘中國白’,乃中國瓷器之上品也。”
鑒定技巧
德化窯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宋元時期所燒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篦劃紋裝飾。器物中盒子多見,式樣有圓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種,蓋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紋飾。明代白瓷胎質致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迎光透視下,釉中隱現(xiàn)粉紅或乳白色,故被稱為“豬油白”、“象牙白”。清代德化白瓷與明代白瓷的區(qū)別是釉層微微泛青,與明代相比釉感較硬。白瓷產品有爵杯、梅花杯、爐、瓶、壺、碗、洗及瓷塑等。一般來說,明代以生產供器和瓷塑為主,清代以生產碗、壺等日用器物為主。德化瓷塑極為著名,白瓷觀音、達摩等塑像,胎釉渾然一體,不僅面部刻畫細膩,衣紋深而洗練,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這類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記。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藍色的線痕,圖案花紋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題材也常見。
明代德化窯的款識
明代德化窯瓷雕作品大量出現(xiàn),不少瓷雕作品背后都印有作者的姓名款,如“何朝宗”、“張壽山”、“林朝景”、“張翕”、“文榮”、“陳偉”、“陳念山”、“林孝宗”、“林希宗”、”“林子信”、“子信”、“林氏子信”等名款都用印章(有方形、長形、圓形、葫蘆形)來表現(xiàn),其字體有篆書、楷書和行書;有些是用堂號款如“心榮”印章的,還有直接刻上的,如“山人陳偉”、“茴江山人”、“大明成化”、“大明成化年制”、“大明萬歷年制”、“大明國天啟年制”、“大明年制”等和在葫蘆形內篆刻“福建德化制造”、“德化”和方形內篆刻“福建德化”、“福建德邑”等地名款。此外有些器物已開始有釉下青花書寫年款。如上海博物館藏的德化窯明天啟年間燒制的白瓷瓶,瓶腹上就用青花書寫:“時明朝天啟肆年歲次甲子秋吉日賽謝”。明代中葉以后出現(xiàn),晚期盛行的以畫代字的款(如畫小兔、秋葉、雙魚、火焰)和其他畫款,在德化器物中也普遍運用。
市場分析
德化窯為民間瓷窯,1000多年來所出瓷器都為滿足國內外市場普遍需要的日用瓷和陳設瓷,題材廣泛,手法不拘一格,精致典雅。由于其民窯的身份,不受官方重視,所以尚有許多精品遺散民間及國外,值得挖掘?v觀國內近10年的拍賣市場,成交價超過百萬元的德化窯瓷器僅1件,由上海博海拍賣有限公司于2005年秋拍所拍出,成交價187萬元人民幣。成交價在30萬元以上的僅21件,剩余絕大部分拍品均在20萬元以內成交。由此看來,現(xiàn)在下手進行德化窯的收藏,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