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國內動態(tài)>>工藝陶瓷>>|
張稻在京召開2015巴塞爾鐘表展媒體發(fā)布會

發(fā)布:2015-1-14 11:10:54  來源: 新浪戶外 [字體: ]
張稻2015巴塞爾鐘表展在京召開媒體發(fā)布會。張稻2015巴塞爾鐘表展在京召開媒體發(fā)布會。
文化纏繞著時光穿越千百年,如今將以積聚已久的歷史底蘊在白瓷表盤上大放異彩。文化纏繞著時光穿越千百年,如今將以積聚已久的歷史底蘊在白瓷表盤上大放異彩。

  文化纏繞著時光穿越千百年,如今將以積聚已久的歷史底蘊在白瓷表盤上大放異彩。2015年1月10日,中國著名新銳鐘表品牌張稻于北京市舉辦——張稻2015巴塞爾鐘表展媒體發(fā)布會,從而揭開了2015年巴塞爾之行前最終系列款“甲骨文-絲綢之路”的神秘面紗。張稻汲取中國傳統(tǒng)元素“甲骨文”及“絲綢之路”中的靈感,融以洛陽三彩大師之手,通過中國傳統(tǒng)工藝、風貌,加以調和,尋找最完美的中國組合,邀眾多傳統(tǒng)方面專家共同協作、探訪之所成的兩個系列將首次在世界舞臺亮相,震撼之余,同邀世界一起發(fā)掘“東方之美”。

  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的小屯村,是目前我國早期文字中字量最大且具有一定體系和較嚴密規(guī)律的文字,在漢字的發(fā)展史中,有著重要地位。從字形、結構、行款、語法四方面來看,甲骨文與今天的漢字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它是漢字的鼻祖。而在中國殷商時代,除了甲骨文這一文明瑰寶的出現,測定時刻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成就。據卜辭上記載,殷代已用干支法計日,這是中國獨有的記時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卜辭中又將一天的時刻分為:明(旦)、大采、大食、中日、昃、小食、小采、暮等時段。這也說明不僅在殷商時代已有了圭表,而且就當時來說,測時也達到了相當高的精度。作為崇尚中國元素的鐘表新銳,張稻的每支表都由大師們精雕細琢,嵌其神韻。張韜的“甲骨文-絲綢之路”系列,首次以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作為鐘表刻度的設計元素——甲骨文既是殷商文化的代表又是華夏文明記錄的源頭。在被譽為“奢侈品中的奧斯卡”的巴塞爾國際鐘表展(Baselworld 2015)上亮相,其在全球的影響力和關注度不言而喻。張韜此次遠赴巴塞爾,不僅是將獨家首創(chuàng)的雙面陶瓷腕表推上更廣闊的展臺,更是把以甲骨文為代表的華夏文明精制成一枚枚藝術典藏瑰寶,向西方鐘表界彰顯出漢文化元素腕表之卓絕群倫。

  在鐘表的刻度歷史上,羅馬數字在14世紀的教堂塔鐘上首次出現。到了16世紀,阿拉伯數字作為刻度得到了應用。中文以十二地支作為刻度的懷表出現在了19世紀。甲骨文雖是傳承至今最古老的文字,但被發(fā)現時已是清末國力衰退時,缺少關注和重視。而此次張韜將甲骨文首次運用在鐘表上必將成為改寫歷史的一次創(chuàng)舉。張稻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文專家趙一曼、曹定云等權威專家編制甲骨文刻度,使腕表的刻度首次集全甲骨文、十二地支、羅馬文、阿拉伯數字四大標識,囊括了中西計時文化之精髓;“甲骨文”這一中國古老紀法也是整個鐘表發(fā)展史上首次被運用到腕表上作為刻度,從而表達漢文化對計時發(fā)展的深遠影響。張韜的創(chuàng)舉,既弘揚了中華文化,也讓更多的人了解華夏文明的淵源背景,更為世界鐘表史做了貢獻。

  張稻也是史上首次將十二生肖用甲骨文的形式手繪至表盤上的品牌。這并不是一種偶然,十二生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現一一對應關系。據史載,公元前八~三世紀,即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的天文學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在戰(zhàn)國時期已經有赤道坐標系,并用距度、入宿度、去極度之類的量來表達坐標位置。古希臘最早的星表,是希臘天文學家依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紀測編的,比中國要晚許多年。16世紀以后,歐洲才逐漸開始使用赤道坐標系。天文學的巨大成就,也就是計時學的巨大成就,特別是在古代更是難以分開。這些輝煌的成就也是為以后計時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張稻通過甲骨文與絲綢之路的結合在表盤上重現華夏文明。讓世界了解鐘表的誕生地源于中國。

張稻也是史上首次將十二生肖用甲骨文的形式手繪至表盤上的品牌。張稻也是史上首次將十二生肖用甲骨文的形式手繪至表盤上的品牌。

  正是追求極致的品牌精神,使這次的兩款系列背后除了中國元素的完美展示也再次云集了數位工藝大師的鼎力支持。此次亮相巴塞爾表展的“甲骨文-絲綢之路”系列款除了來自于甲骨文的設計靈感,在制作工藝上更加強調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傳承與弘揚。河南洛陽作為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起源地、絲綢之路的起點,其獨特的洛陽三彩是中國古代陶瓷藝術中的瑰寶,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洛陽為主要產地。洛陽三彩傳承千年,絢爛多彩,晶瑩華貴。張稻為重現絲綢之路,與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洛陽三彩大師郭愛和共同將三彩釉畫的古老工藝微至陶瓷表盤。郭愛和攜其“洛陽三彩”曾于2011年亮相法國巴黎盧浮宮的17屆國際文化非遺展。“洛陽三彩”藝術是陶瓷史上的創(chuàng)舉,是中國歷史文化之瑰寶。“洛陽三彩”發(fā)展到今天,“三彩釉畫”是在“洛陽三彩”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采用獨特的施釉和燒制技術創(chuàng)造出的陶瓷藝術。它的色彩以古老三彩的幾種釉色為基礎,研制出上百種豐富的發(fā)色穩(wěn)定的色彩,是一個全新的藝術畫種,給陶瓷藝術家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間來創(chuàng)作個性化的作品。“三彩”既能燒制出樸拙豪放、別具一格的精品,又可利用釉色的流動燒制出不可復制的窯變絕品。高透明高流動性是它的特色。此次郭愛和大師與張韜的合作,將“洛陽三彩”最核心的全手工工藝在方寸表盤之上展露無遺。立線,線條挺拔有力,富裝飾和韻律感;上色,釉色流光溢彩,艷麗動人。配上同樣起源于河南的甲骨文作為刻度。張稻的絲綢之路系列手繪腕表在鐘表發(fā)展史上結合了多個首創(chuàng)。將鐘表文明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在發(fā)布會上除了張稻品牌代表張曙陽先生一行以外,同時出席的還有中國鐘表協會收藏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發(fā)布會主持人:汪孟晉、專家團一行人及鐘表屆資深人士和各路嘉賓友人。各位來賓現場闡述了他們對中國元素的理解,對于表屆“首次使用了甲骨文刻度”背后的故事做了分享與感悟,并藉由在各自領域的建樹和的心得與到場嘉賓分享,如何從細節(jié)中品味生活。從文化、藝術、鐘表多方面萃取靈感,體驗不一樣人生的魅力。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中國最初的商貿之路,河南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藝,張稻將最先把這三者融匯成時間與藝術的典藏品,送往最受矚目的鐘表展臺。張韜攜中國鐘表協會將共赴巴塞爾參展,是以鐘表承載中華文明瑰寶登臨世界舞臺的標志性一步,華夏文明的恢弘氣勢即將席卷巴塞爾,影響世界,讓我們拭目以待!

手表制作工藝。手表制作工藝。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