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瓷器上的中國
三足洗手盆11月6日,廣州博物館推出《瓷路相逢——清代外銷瓷上的中國情調(diào)與西方藝術(shù)》展。近十年來,廣州博物館在海內(nèi)外先后共征集了數(shù)百件(套)外銷瓷,此次展覽從中甄選出近70件精品與羊城觀眾見面。展覽將持續(xù)至明年2月1日。
展覽分“走向世界”、“中國情調(diào)”和“西風東漸”三部分展示。第一部分介紹18、19世紀外銷歐美的主要瓷器品種。第二、三部分展示外銷瓷裝飾藝術(shù)中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一是具有典型中國情調(diào)的圖案,如梧桐山水圖、滿大人圖、中國名著及神話故事圖案;二是從西方傳入的特殊定制的藝術(shù)圖案,如希臘神話故事、歐洲名畫、港口風光、歷史事件等。外銷瓷不是單純的中國制造,而是東西方審美藝術(shù)與中國制瓷工藝結(jié)合的產(chǎn)物,中西文明率先在中國瓷器上交匯。
17、18世紀,歐洲掀起了一股“中國熱”,西方人對東方文明充滿了好奇和向往,大量飾有中國情調(diào)紋飾的瓷器銷往歐洲,受到歐洲貴族的追捧。明清外銷瓷上的中國風紋飾紛繁多姿,清康熙到道光年間,出現(xiàn)了許多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清裝人物紋飾,西方人習慣稱其為“滿大人”圖案。
“滿大人”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17世紀初葡萄牙與中國開始通商之時,葡萄牙人最先用這個詞匯稱呼中國的官員,之后到東方貿(mào)易的西方人就沿用這個名詞指代清朝各級地方官員。“滿大人”紋樣瓷器從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初大量出口歐洲,尤其在荷蘭北部地區(qū)最為風行。
外銷瓷將“中國風”刮向了歐美大陸,同樣,也讓西方文明與藝術(shù)悄然而至。西方神話故事、流行畫作、著名的港口、城市風光、重大歷史事件、特殊設計圖案等通過外銷瓷定制的方式傳入中國。
西方神話故事圖案是18世紀西方定燒瓷的一類特殊品種,中國工匠采用歐洲繪畫技法,臨摹歐洲商人帶來的畫稿繪制而成。這次展覽中,一個清乾隆時期燒制的廣彩希臘神話故事《巴利斯的審判》大碗。口沿描金彩,外壁開窗繪兩幅相同的希臘神話故事《巴利斯的審判》圖案。
這是廣彩工匠根據(jù)西方商人提供的畫作進行加工的典型器物,估計工匠們并不清楚這一神話故事的來源,只是依葫蘆畫瓢,畫中人物的角色和性格特點并未能準確地表現(xiàn),但是工匠們模仿西方油畫的技法來處理畫面的明暗和遠近,以表現(xiàn)人物的肌肉和服飾的皺褶,達到某種立體透視的效果。
歐洲名畫也是外銷瓷上常見的歐洲題材之一,油畫、水彩畫、銅版畫等畫種的圖像都成為外銷瓷裝飾圖案的來源。這些名畫問世以后數(shù)十年間,即以外銷瓷定制的形式傳入中國,成為瓷工臨摹的畫稿,開創(chuàng)了中西方繪畫史、藝術(shù)史交流的一個獨特渠道。
此次展覽中的清乾隆廣彩開窗西洋人物圖茶壺的主題紋飾原型是法國版畫家Duflos Claude創(chuàng)作的銅版畫《洗浴》,描繪得是一位正在沐足的半裸貴婦,這一形象不可能出現(xiàn)在18世紀中葉的中國繪畫中,但卻出現(xiàn)在中國外銷瓷上,并被廣州工匠按照自己對圖像的理解描繪在茶壺上,再銷回歐洲,堪稱中西文化和藝術(shù)交流的珍貴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