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你的敵人,但要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約翰·F·肯尼迪
一不留神,這個夏季我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個里程碑——我忽然意識到,自已從事教職已有25年。于是很自然,我花了些時間回顧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大部分教學時間我都和管理者們一起度過。他們之所以來上課,是因為對自身處境不大滿意,或者清楚目前的滿意持續(xù)不了多久。他們希望,我和他們在課堂上所做的一切能讓他們發(fā)現更為充實、更有意義的東西?吹剿麄內绱思m結,我多么慶幸自己從未經歷過那種處境。
不得不說,我的幸運有賴于早期一位導師對我的提點。1989年8月,我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開始了我的職業(yè)生涯。為填補系里退休教員留下的空缺,系主任花了一番功夫招聘到5名年輕教員。我們這些剛拿到博士學位的新教員,智慧有待長進,經驗又很是缺乏。于是,系主任忙里忙外,一刻不得空閑。
入職的第一個學期,有一天我和系主任步行穿過校園,一起去吃午餐。我記得當時跟他談起一件煩心事。那件事的細節(jié)我已記不清。但我記得那時曾想把某人叫出來攤牌,因為那人在某些方面嚴重冒犯了我。盡管我忘了到底是什么煩心事,但我清楚地記得系主任的忠告。他對我說:“你得記住,你所在的圈子很小,而你的職業(yè)生涯卻很長。”25年來,這句小小的忠告每時每刻都提醒著我,應該如何對待我的同事、我的學生以及學校的行政人員。
我的系主任當時指的其實只是我倆所在的職業(yè)圈子。我們的圈子確實小:商學院和教授雖多,可來來去去都是這些人;再加上這份差事很不錯,所以沒什么人急著要離開這個圈子。一旦與人交惡,那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免與你的“敵人”碰面。如果名譽受損,想要重新開始則幾乎不可能。
而今我忽然發(fā)現,25年前在我們圈子里通行的道理,在今天更是普遍的真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系主任當年的忠告也適用于今天即將邁入職場的每位年輕人,F在,無論你的職業(yè)是什么,在哪里就業(yè),本質上你都是在一個小圈子里工作。
使用社交媒體的人無疑想要引起關注。在這個時代出名非常容易,而這會帶給我們種種不曾預料的影響。而且,即便我們不主動,其他人也會為我們代勞。例如,大學就無法避免ratemyprofessor.com網站所帶來的影響。(該網站讓學生對大學進行各種評價、打分,甚至包括對教授受歡迎程度打分。)其他各種職業(yè)也需面對諸如yelp.com這類網站上各種直言不諱、隨心所欲的評論。
我們都知道,信息爆炸就像是阿拉伯神話中的妖怪,既已從瓶子里跑了出來,就不可能再回去。因此,我勸那些即將展開職業(yè)生涯的年輕人,好好看看周圍,你身邊的人們將和你一起踏上一段漫長的征途,請管理好你們之間的關系。
至于那些已經工作了好些年的人們,也許你們一路上過河拆橋,各種得罪人,樹敵不少——事已至此,那就盡你所能修復這些關系,用更專業(yè)的態(tài)度去處理它們。你已經疏遠的人,很可能在今后許多年里依然在你的職業(yè)圈子里晃蕩。而你身處其中,職場之路綿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