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博物館里展出的文物包羅萬象。
淮北柳孜運河遺址和通濟渠泗縣段都進行了不止一次考古發(fā)掘,兩地累計出土近萬件文物;幢笔胁┪镳^因為展陳著柳孜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更名為隋唐大運河博物館。近日,記者走進該博物館,尋找運河遺珍的故事。
唐代漕運船身首異處
柳孜遺址共出土9艘唐代沉船,其中兩艘獨木舟,其余均為平板木底船。不過,經過歲月的沖刷,埋在河底多年的木船已經千瘡百孔。
其中,最長的一艘船體長27米,可載重38噸。尾舵像大掃把一樣的貨船在我國造船史上也有重要研究價值。出土時,這艘貨船只剩部分船身。而這種介于原始手握舵和垂直轉向舵之間的過渡性船舵也被古船研究專家稱為“淮北舵”,在我國首次出土。
9艘沉船中,完整的并不多。官府漕運船歇艎支江船在柳孜遺址被發(fā)現時只有船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船體竟然在江蘇揚州施橋出土,“身首”相距近400公里。
宋代就有了蹴鞠瓷塑
柳孜遺址兩次考古,共發(fā)掘出土文物7000多件。在出土文物中,一對宋代孩童抱球的瓷塑很是精致。孩童懷中的球紋理清晰,就是唐宋盛行的運動“蹴鞠”,這也證明了“蹴鞠”源于中國的結論。
早在2003年,泗縣城區(qū)便出土了大量瓷器殘片和唐宋古錢。“去年我們又發(fā)現了一塊漕運殘碑,碑上殘留有108個字。”泗縣申遺辦張偉說,根據碑文初步認定,當時清廷為革除漕運陋習,確保京師糧食安全而頒布的警戒文告。“這不僅證明大運河泗縣段為古運河,主運漕米,也證明到清代,隋唐大運河的通濟渠 還沒有完全喪失漕運功能。”
因為是活遺址,通濟渠泗縣段的考古挖掘不像柳孜遺址那樣徹底。還有更多未知的寶藏埋藏在水下,等待重見天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