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造:
觀察每個時期盤碗的足部時代特征及它們口沿部位之撇、直、扳收口各自的特點。注意:明早中期內足墻與底的交接處直折的特點及優(yōu)質瓷足端已有滾圓的“泥鰍背”狀(見標本)。
a.正燒:元代稱仰燒。將坯件仰放于墊餅(見標本)上,或直接放入匣缽中,再將匣缽堆垛起來入窯焙燒。正燒的胎質緊密,景德鎮(zhèn)瓷偏白、青釉瓷偏灰、黑(見標本)。釉的光潤度好(見標本)。正燒又指燒成溫度、氣氛控制適宜而言。
b.覆燒:與正燒相對而言?谘責o釉,足墻、足底滿釉,將坯件反扣在多階級墊缽或支圈內入窯焙燒。
c.生燒:欠火、窯溫不夠。胎體局部或正體發(fā)黃或灰黑色,斷面吸水率、氣孔率較高。裝窯密度不合理,胎過厚均可造成生燒現(xiàn)象。生燒的胎較粗糙,釉的光潤度差青花發(fā)色灰黑。含鐵量較高的瓷坯在氧化氣氛中燒成,胎呈紅色,在還原氣氛中燒成胎呈灰色(見標本)。
d.過燒:溫度過高之缺陷,引起膨脹變形,溜釉粘足腳,釉面起泡,青花隨釉流淌,釉內氣泡大而分散(見標本)。清中晚期紅釉、窯變釉多見器足流釉現(xiàn)象。對于略有生燒和過燒的瓷器外表與正燒區(qū)別不大,現(xiàn)缺乏認知(見標本)。
e.疊燒:在一個匣缽內裝上多件器坯。唐代時北方窯口碗內施半釉,可重疊裝燒。支燒:上海博物館藏唐越窯花口大碗(圖1、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陶瓷館),支燒痕內底與圈足分別為16個。景德鎮(zhèn)工人新村窯址出土的青白瓷葵口碗小矮圈足,足壁有五個支釘痕,被認為是五代晚期制品(見標本)。宋代景德鎮(zhèn)多有以含鐵量較高的耐火土做成圓餅或圓圈,頂在無釉的圓足內底而燒,碗底留有不規(guī)則的“米糊”樣粘渣(見標本),明代亦偶見盤、爐類用此種方法(見標本)。屬定窯系的山西窯口使用支釘疊燒較多(見標本),北京門頭溝龍泉務窯亦常見支燒痕(見標本)。自南宋以來為節(jié)約成本,提高產(chǎn)量,日用粗瓷生產(chǎn)均沿用此法:在盤碗上釉后,器內底旋出比足略大的澀圈,重疊多個入匣缽(見標本)。
f.燒失量:又稱灼減量,指胎、釉在燒成中所排除的結晶水,碳酸鹽分解放出的CO2,硫酸鹽分解放出的SO3及其他有機雜質的重量。瓷坯充分干燥后入窯燒制,可減少燒失量,變形的概率也會降低。一般彩料的燒失率在2%左右,黑彩料的燒失率最高在20%左右。
g.吸水率:陶瓷體與水接觸時孔隙吸取和保持水分的百分比:瓷器為0%-0.5%;硬質精陶為9%-12%;軟質精陶為17%-21%;彩陶為8%-15%;細炻器為0.5%-12%。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泥質紅陶片除河北外還有南方長江流域江蘇溧水縣回峰山神仙洞出土,經(jīng)碳—14測定距今萬年以上(見館藏北京出土紅陶片、內蒙集寧路遺址出土龍紋陶瓦當、南京明宮殿遺址出土的龍紋瓦當、北京故宮周邊出土的龍紋瓦當,用手指蘸水分別試一下它們的吸水速度,觀察其龍紋的演變及敲擊聲音的變化)。
思考題:
1.陶與瓷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陶器的發(fā)明是否可以認為它是人類物質文明的曙光?陶輪成型法的出現(xiàn)是否為人類最早的手工業(yè)生產(chǎn)鋪平了道路?
2.北方出土宋青白瓷僅存在于有相當經(jīng)濟實力的墓葬中,北京出土景德鎮(zhèn)的宋青白瓷片亦極少,說明了什么地域、政治、經(jīng)濟或貿易問題?
3.南宋龍泉窯胎中含鐵量普遍比元明時高約0.5%,瓷胎的顏色由白至灰黑至黑色主要是由那種氧化物所決定的?在燒制含鐵量較高的灰、黑胎與青釉之間的界面上有一條明顯的白線,為什么?實際在白胎上也存在,只不過不明顯而已(見標本)。
4.素燒是指將成型而未上釉的坯體焙燒,陶和瓷素燒的溫差有多少?為什么胎斷面氣孔率(顯)在陶器上和較厚的瓷胎上表現(xiàn)的更多?
5.北京近日發(fā)現(xiàn)一刻有阿拉伯1-7數(shù)字之金定窯龍紋瓷片,試想這一發(fā)現(xiàn)的重
要意義何在?提示:阿拉伯數(shù)字最早源于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