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長沙銅紅釉之謎
中國陶瓷用銅作為紅色釉彩的著色劑最早見于唐代的長沙窯。在長沙窯的遺址中發(fā)現(xiàn)帶有紅彩的瓷片,但數(shù)量很少。有些長沙窯綠彩的邊緣部分也會出現(xiàn)紅彩,還有些綠彩中存在著肉眼不易分辨的紅色斑點或流紋。
銅紅彩對氣氛、溫度、銅含量等工藝因素極為敏感,只有在這些條件都合適的情況下才會出現(xiàn)銅紅,若稍有偏離,就得不到真正的紅色或紅色根本不出現(xiàn)。長沙窯銅紅彩的出現(xiàn)說明當時窯爐內某些部位的溫度和氣氛條件有時還比較合適,但由于還不能完全掌握這些條件并加以有效的控制,故銅紅彩燒成功的很少,多數(shù)帶有偶然性質。
盡管如此,長沙窯的窯工首先發(fā)現(xiàn)了銅紅,并有意識地進行試驗,所以銅紅釉的起源應歸功于他們。唐代以后,又經(jīng)歷了好幾個世紀的探索,到宋代時河南的鈞窯才初步掌握了銅紅釉的燒造技術,開始大量生產(chǎn)帶有紅斑或紫紅斑的鈞瓷。
這次在“黑石號”沉船上竟然發(fā)現(xiàn)了為數(shù)不少的紅釉紋飾器物,紋飾顏色鮮紅亮潤,真?zhèn)令人大跌眼鏡。
銅的著色劑在釉料中若在氧化(即含氧多的火窯)氣氛中燃燒,會燒成氧化銅的綠彩。但如果銅在還原(即缺氧情況)氣氛中燃燒,則會成為帶紅色的氧化亞銅或銅離子。宋代的鈞窯,也許窯灰掉落在胎體上,而窯灰中的銅雜質在窯里密燒時偶然還原成紅斑,成為鈞窯的一大特色?闪钊顺龊跻饬系氖窃缭谔拼,長沙窯工便已有意識的燒制成功紅釉器,改寫了中國陶瓷紅釉燒造的歷史。銅紅的產(chǎn)生,和燒窯條件息息相關。長沙窯是建在斜坡的龍窯里燒制的,主要燃料是松木。松木燒得猛,升溫快。因此在火膛口一燒,便順著強風往窯里涌入,由于風的拉力,使得窯里出現(xiàn)段落性的真空,更因升溫快而使得窯膛內充塞濃煙、灰燼飛揚,在悶閉的熏煙里氧氣供應不足,因此長沙窯器里的氧化銅便被還原為紅彤彤的氧化亞銅或銅離子。紅釉器的燒制技術還是要延至14世紀以后的元明時代才基本上被窯工掌握。即使如此,一件燒得成功的明代釉里紅器物在國際拍賣市場上還是喊出天價。
因此,“黑石號”沉船上有限數(shù)量的紅釉長沙器的確是為陶瓷史上掀開了新的篇章。
五、長沙窯中的宗教紋飾
唐代長沙窯陶工們也以釉下彩描繪了鳥、魚、龍、鹿、蔓草紋、樹木山水,以及許多伊斯蘭教的可蘭經(jīng)經(jīng)文書法。其中一些紋飾如摩羯(魚形)、鐘及桫欏樹又是佛教的代表。其描繪手法簡潔自然,生動有趣,很好地融合了兩種宗教的精神,均衡而不沖突。
在“黑石號”沉船上發(fā)現(xiàn)的長沙窯特殊紋飾與國內出土的相比較,更有其獨特之處,略述如下:
(一)、佛教的紋飾
佛教早在西漢便已傳入中國,到了唐代更為鼎盛。我們在“黑石號”沉船上發(fā)現(xiàn)許多繪上“”字和鐘形的圖紋,或是模印貼花堆塑:
1)蓮花:作為佛教的象征,黑石號沉船上的長沙碗,繪上各種形狀的蓮花,有工筆精細繁復的,有抽象流線圖騰式樣的。
2)桫欏樹(學名:Cyathea Spinulosa):桫欏的形象,常以模印貼花堆塑在執(zhí)壺的肩部。桫欏是史前就已生長的樹蕨,是活的生物化石。它的葉子深綠色而呈鋸齒狀,初長時常成弓形,其細瘦的樹干可長至20尺之高。據(jù)佛經(jīng)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兩株桫欏樹下涅磐的,因此桫欏被當成佛教的圣樹,在紋飾上常以籠狀的籬笆圍起,免其遭破壞。
3)摩羯:是龍頭卷鼻的魚形神話動物,應是菩薩的坐騎,喜張開大口,希望能銜住大眾以宣揚佛理。
4)獅形模印貼花或浮雕:也常在執(zhí)壺上出現(xiàn),代表佛祖誦經(jīng)時聲音響徹云霄,有如獅子大吼。
5)靈芝或云朵的紋飾:代表長壽,也是佛門的如意象征。
。ǘ、伊斯蘭教的紋飾
為了迎合中東國家回教徒的審美習慣,長沙機靈的窯工們巧妙地把可蘭經(jīng)的書法繪成紋飾,許多碗具也畫上回教徒崇尚的幾何圖形,是“黑石號”沉船里大量器物的主要特點:
1)抽象的幾何圖形在“黑石號”沉船上的長沙窯器上多見,準備遠銷到阿拉伯市場。在一些執(zhí)壺上,藍褐色的瓔珞紋呈聯(lián)珠狀圈圈相繞,同時長方形或菱形圖案也多見,很像典型的波斯絲織地毯上的花紋。卷草紋或旋轉紋以線條描就,表示一種動力。還有煙花紋更表達節(jié)日快樂的氣氛;亟掏讲辉S膜拜偶像或任何動物形象,因此以幾何圖形為代表。大概這就是為什么清真寺里一片空蕩蕩,就只有墻上繪有幾何紋飾的原因吧。
2)阿拉伯可蘭經(jīng)常以歌頌其真主阿拉的文字以生動的圖形繪在器物上。
3)椰棗的圖形常以模印貼花堆塑出現(xiàn)在執(zhí)壺肩上。椰棗在中東國家多有種植,而椰棗的果實如棗,甜而多汁,是當?shù)厝嗣袼鶒鄢缘拿朗,也是他們的農(nóng)產(chǎn)經(jīng)濟來源之一。長沙窯陶工投其所好,畫上此樹以促銷產(chǎn)品。一般人不察,常把紋飾上的棗子當葡萄,殊不知椰棗的羽狀復葉與葡萄的巴掌形開裂的葉片是迥然不同的。
六、結語
“黑石號”沉船的發(fā)現(xiàn)揭開了唐代中國與中東國家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經(jīng)商的謎底,讓我們對唐代的經(jīng)商途徑大開眼界。至今,這是在亞洲印度尼西亞海域里所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一條沉船。它揭露了中國與中東國家早在1200年前就已頻密的接觸,在商業(yè)上的交往更是大放異彩。這批“黑石號”沉船上的6萬多件貨品不單具有可炫耀的歷史價值,更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這批沉船的貨物現(xiàn)已落戶新加坡。不久,新加坡將建一座“新加坡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并將沉船的貨品長期展覽,以供世人一睹這批世界級的文化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