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到的漳州窯三足爐
漳州窯的克拉克大小盤、大小碗,木雕小獅、木雕花鳥,佛龕,龜壽諽印、雕花諽印,三足爐……昨日上午,隨著最后一批文物從漳州運到泉州博物館,至此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的文物征集工作已經(jīng)完美收官。
據(jù)悉,本次征集分為廈、漳、泉、潮、汕、臺灣地區(qū)以及海外等6組,累計征集文物多達314件,其中廈門、泉州地區(qū)征集文物93件,漳州征集文物71件。神秘面具:講述人神通靈
這批漳州文物,多數(shù)基本保存完整,主要是建筑構(gòu)件、民俗用品和雕制品。
漳州征集來的文物中,有一大一小兩個木制的面具引起了現(xiàn)場記者們的興趣。 面具雕刻手法精細,面目猙獰,讓人看了毛孔緊縮。
據(jù)帶隊去漳州征集文物的泉州市博物館陳建中館長介紹,這兩個面具的年代在清末民初,是漳州儺戲所使用的面具。伴隨儺祭而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儺戲面具具有悠久的歷史,無論是儺祭活動還是儺戲演出,它都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與民俗含義。方言字典:教人說閩南話
《匯集雅俗通十五音》是閩南語字典,一套21本,由民國時期閩南本地文人所編撰,也可稱為本地的白話字典。并參照當時泉州地區(qū)閩南話使用的實際,為漢字標注閩南音,提供部首索引,支持繁體字、簡化字查詢,還有八聲標調(diào)——— 平上去入各分陰陽不同讀音在不同場合的使用等功能和特點。陳建中表示,這是一套十分珍貴的文獻。漳州瓷器:送文明到東南亞
在漳州文物中,有一個漳州窯口生產(chǎn)的紅綠彩克拉克大盤,直徑約47厘米,年代為明中晚期,在東南亞一帶出水。
據(jù)陳建中介紹,東南亞一帶的居民以前都是采摘芭蕉葉來盛米飯,但是自從漳州窯口生產(chǎn)的瓷器出口到那里以后,人們改用大盤裝飯。每逢有祭祀活動、家族聚會或者舉行重大儀式時,人們就要品嘗當?shù)刈钣刑厣氖肿ワ,家族成員圍坐在一起,從大盤里抓起飯,捏成團,再蘸上當?shù)氐目оu,其樂融融。獅子構(gòu)件:見證愛拼閩南人
臺灣組、漳州組的工作人員都征集到了不少清末民國獅子構(gòu)件。“厝內(nèi)有對獅,掙錢沒人知,這是閩南人愛拼敢贏的一種體現(xiàn)和民俗。”陳館長介紹。
據(jù)了解,閩南人喜歡在厝內(nèi)裝飾獅子,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臺灣的獅子光亮如新、釉面完整如初,而漳州的獸脊對獅表面已經(jīng)斑駁,這些獅子構(gòu)件有陶瓷的、有木質(zhì)的。陳建中說,它們曾經(jīng)有的立于房梁上、有的懸掛在大廳、有的是四腳大床床底的雕刻。粿印雕刻:向往美好生活
在從漳州征集的這批文物中,木制品占的比重很大,其中有近10件手工雕刻的粿印模具,有些在手柄上還刻有紀年:道光拾肆年。粿印模具上大多雕刻有龜、桃、燈籠、靈芝、魚等七八種圖紋,代表人們向往福、祿、壽的美好生活。“同是閩南地區(qū),漳州的粿印模具比泉州做得好,不單正反兩面刻有粿槽,甚至有的四個面都刻有粿槽,可用作制粿。”陳建中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