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玉溪陶瓷文化:看當代玉溪陶瓷收藏與燒制。如果時光能定格,那在很久以前的玉溪一戶大戶人家,或許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陶瓷的海洋:平常到一個廚房用具,高雅到文房四寶,精致到擺件器皿,肅穆到各類神像,甚至連屋頂?shù)耐咂,都能找到陶瓷的蹤影。在這樣一個陶瓷的海洋,讓人不得不感慨玉溪陶瓷與玉溪人的不解之緣。
市場上的玉溪陶瓷
玉溪陶瓷文化歷史悠久,遠在四五千年前的“三湖”周圍就已經(jīng)有了比較精細的陶器制作,元末明初的青花瓷器更是種類繁多、工藝精湛,興起于明初的華寧陶在清末民初時,更是成為了云南的著名特產(chǎn)。
自玉溪開始制造陶瓷,歷代窯工們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精美的陶瓷,不僅滿足了生活所需,還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昔日玉溪窯燒制的元青花只能在展柜里看到,以生產(chǎn)華寧陶聞名的碗窯村一座座古窯消失了,熱鬧的窯街變樣了。盡管如此,玉溪陶瓷仍以它特有的魅力影響著玉溪人。
“現(xiàn)在,收藏華寧陶的人越來越多,想找到老的華寧陶,已經(jīng)非常困難了!”華寧碗窯村的后人汪大為感嘆。為讓玉溪人了解先人們曾經(jīng)創(chuàng)造的美麗,汪大為一直將收藏華寧陶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使命,并設立了寧州陶藝術館,用于收藏自己的華寧陶收藏品,如今館內已有幾百件展品,展品從民用器具到擺件應有盡有。
除了收藏老的華寧陶,窯工的后人們還在努力地延續(xù)著華寧陶的生命力。今年53歲的汪霄洪也是碗窯村的后人,他的父親在10多年前親手打了一座龍窯,這些年里,汪霄洪一邊打工一邊燒窯。“這座窯是傳統(tǒng)工藝的窯,燒柴和煤,我覺得這畢竟是一門手藝,如果失傳了,真的很可惜。所以兩個月前,我沒有再出去打工,開始專心做華寧陶,生產(chǎn)的主要是一些生活用陶,現(xiàn)在我嘗試著做一些工藝陶,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下去。”汪霄洪說。
與汪霄洪不同,汪大為的寧陶坊、舒文照的舒氏陶藝,將華寧陶進行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走上了工藝陶的道路,他們的產(chǎn)品在市場上銷路還不錯。
工藝陶銷路不錯,但是民用陶在人們的生活中并沒有退出舞臺。在華寧縣城的一條小巷子里,70多歲的范春富鋪子里依然賣著華寧陶的咸菜罐、鹽罐等產(chǎn)品。“我開店已經(jīng)20多年了,現(xiàn)在買華寧陶的人還是有的。”范春富說。在碗窯村一戶人家,記者看到在廚房燒菜的女主人,用一個華寧陶的罐子裝著鹽,罐口敞開著。女主人在炒菜的間隙說道:“用這種罐子裝鹽,鹽不會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