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料胎土色象、顆粒度及光澤肌理。不同年代的不同礦脈各有特點,清后期的"天青泥"就與歷代泥料不同。
造型風格各個時代對美的感受和形式要求均有特定的標準,造型風格,整體的比例,嘴、把、鈕的配制存在著差異。
工藝手法工藝手法即使是同一師傅傳授也會有不同的風格氣質神韻最重要的標準,名家之作,由于獨具高超的藝術素養(yǎng)和熟練的專業(yè)技巧,以及對泥料性能的深入了解和窯溫的把握,其佳作自有一股不可模仿的神韻。
印章款式印章款式是判斷真假的一個因素,但現(xiàn)代造假技術可以以假亂真,不可全信。
紫砂壺工藝精良,是指制作水平高超,作品"精、氣、神"俱佳。實用性強,是指容積和重量的恰當,壺把便于執(zhí)握,壺蓋周圍和縫,壺嘴出水流暢,同時要考慮色澤和圖案的脫俗和諧。這三個方面是評價壺藝優(yōu)劣的重要準則。
當今,鑒定宜興紫砂壺優(yōu)劣的標準歸納起來,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藝術標準,后一個字為功用標準,分述如下:
一是"泥".
紫砂壺得名于世,固然與它的制作分不開,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yōu)越。近代許多陶瓷專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時,均說起其為含有氧化鐵的成分。其實含有氧化鐵的泥,全國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別處就產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這說明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含有氧化鐵,而在紫砂的"砂".泥色的變化,只給人帶來視覺感官的不同,與功用、手感無濟。而紫砂壺是實用功能很強的藝術品,尤其由于使用的習慣,紫砂壺需要不斷撫摸。讓手感舒服,達到心理愉悅的目的。
二是"形".
紫砂壺之形,是存世各類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匪一式,圓不一相"之贊譽。如何評價這些造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藝術的社會功能即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需要,大度的愛大度,清秀的愛清秀,古拙的愛古拙,喜玩的愛趣味,人各有愛,不能強求。我認為古拙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為紫砂壺屬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應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平和,超世脫俗".而古拙正與這種氣氛最為融洽,所以古拙為最佳。藝術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養(yǎng)之結果,不是其它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歷史上遺留下來許多傳統(tǒng)造型的紫砂壺,例如"石瓢"、"井欄"、"僧帽"、"掇球"、"仿古"等等,乃是經過年代的沖刷,遺留下的僅存的優(yōu)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閃爍發(fā)光,F(xiàn)在許多藝人在臨摹,也是一個人一個樣,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