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瓷器指的是清朝覆滅的1911年至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之間制作的瓷器。一般玩瓷人對民國時期的瓷產(chǎn)品并不是太重視,因為大多數(shù)搞收藏的人均以高古和明清瓷器為主。而瓷庫中國網(wǎng)王教授卻對民國瓷器卻情有獨鐘,因為民國瓷器年代雖距今不遠,但產(chǎn)品多樣,色彩豐富,價格又適合,其中不乏精品。
圖:珍貴民國瓷碗
有人說,民國時期是陶瓷史上的最低潮、最為晦暗的時期,瓷庫中國網(wǎng)小編并不這么認為。瓷器的發(fā)展是隨著歷史同步前進的,首先國外機器的大量引進改變了笨重的手工制作、機器輪制法大大地提高了產(chǎn)品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從瓷質(zhì)上看,淘洗比以前更干凈、雜質(zhì)更少,其次新粉彩的出現(xiàn),淘汰了過去的淺絳彩,新粉彩具有生動活潑、層次感強、彩色運用多樣的優(yōu)點,繪畫起來又得心應手,燒造的瓷器色彩艷麗,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其實近些年來民國瓷器精品已經(jīng)在悄悄地升溫了。這是因為民國瓷器本身就具備了較高品質(zhì),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也并不遜色于前朝,唯一欠缺的只是時間罷了。而時間總是在不斷地向前、向前。因此許多有識之士已在不動聲色地把平常人仍視為雜貨的民國瓷器悄悄地納入懷中收藏了起來,等待著“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
圖:典雅民國瓷壇
圖:精美民國印花瓷盤
同時,全國各地開辦了三十幾家瓷業(yè)公司,這些公司里聚集了大批能工巧匠,能書會畫,一件瓷器上書畫俱全,表現(xiàn)了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民國瓷的山水、人物、花草魚蟲,更有獨到之處,特別是在景德鎮(zhèn)珠山八友的影響下,有名的無名的畫師在瓷繪上都一顯身手,留下了不少佳作。汪野亭的山水韻味無窮;何許人的雪景仿佛把你帶入北國之中;汪曉棠的人物又把你引入生活的樂園;鄧碧珊的魚在池塘里游弋;劉雨芩的蟲草;程意亭的花鳥,無不充滿詩情畫意,觀后讓人流連忘返,感慨萬千。
總的來講民國瓷器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一般制作工藝水平較高,現(xiàn)代化制作的痕跡明顯。民國時為了提高生產(chǎn)效率,各窯廠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機械化或半機械化的加工程序,從采料、練泥、制坯、晾曬、成型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業(yè),因此制作出來的坯體整齊劃一,厚薄均勻,旋削切割精準,干凈利索,胎土細潤,少有鐵星。
2、窯爐通常均已采用名種類型的隧道窯,燃料多用煤、氣、油,因此窯溫提高、溫差小、窯內(nèi)器物受火均勻。這樣燒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變形,釉面光潤,胎體堅致,以手彈之其聲音清脆而有余韻。
3、釉料均機械處理,故釉面均勻明凈,細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鏡下觀察下可見汽泡排列非常均勻,且大小也相一至。
4、各種彩料通常采用科學配制而不是采用傳統(tǒng)的礦物顏料,因此彩料純度提高,少有雜質(zhì),顏色鮮嫩有光澤。又由于二次入窯燒彩時多用小窯爐,溫度、時間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燒壞的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