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貧窮的人嗎?如果是,你是否想過改變自己的現(xiàn)狀,從現(xiàn)在起積累自己的財富,邁向富人的行列?讀讀以下的理財哲學,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fā)。
1.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
一個人用100元買了50雙拖鞋,拿到地攤上每雙賣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
另一個人很窮,每個月領(lǐng)取100元生活補貼,全部用來買大米和油鹽。同樣是100元,前一個100元通過經(jīng)營增值了,成為資本。后一個100元在價值上沒有任何改變,只不過是一筆生活費用。
貧窮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錢很難由生活費用變成資本,更沒有資本意識和經(jīng)營資本的經(jīng)驗與技巧,所以,貧窮者就只能一直窮下去。
財智哲學: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動力,只有對財富充滿渴望,而且在投資過程中享受到賺錢樂趣的人,才有可能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同時,積累資本意識與經(jīng)營資本的經(jīng)驗與技巧,獲得最后的成功。
2.最初幾年困難最大
其實,貧窮者要變成富人,最大的困難是最初幾年。財智學中有一則財富定律:對于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如果第一個100萬元花費了10年時間,那么,從100萬元到1000萬元,也許只需5年,再從1000萬元到1億元,只需要3年就足夠了。
這一財富定律告訴我們,因為你已有豐富的經(jīng)驗和啟動的資金,就像汽車已經(jīng)跑起來,速度已經(jīng)加上去,只需輕輕踩下油門,車就會疾駛?cè)顼w。開頭的5年可能是最艱苦的日子,接下來會越來越有樂趣,且越來越容易。
財智哲學:貧窮者不僅沒有資本,更可悲的是沒有資本意識,沒有經(jīng)營資本的經(jīng)驗和技巧。貧窮者的錢如果不是資本,也就只能一直窮下去。
3.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有一位偉人的話,大意是一個人的價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會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貢獻多少。相比之下,按勞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勞動量來分配,而是要你生產(chǎn)出更多的價值。只要你愿意,你勞動的能力越強,創(chuàng)造的價值越多,就越可能獲得高收入。多勞多得的根本是質(zhì)而不是量,貧窮者最根本的投資是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財智哲學:說到資本家,貧窮者就聯(lián)想到那些剝削工人剩余勞動價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種抵觸情緒。實際上,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當資本家,資本市場是向每一個人開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