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皇權形象的黃色瓷釉遍施碗內外,胎骨細薄輕盈,勻凈鮮亮; 外面暗刻龍紋,飛龍騰空而起,追云趕霧,一副皇家氣派; 碗底施以白釉,上面寫著“大明成化年制”六個字。仔細一看,色潤而不油,釉亮而不膩,讓人不禁想起宋代詩人戴復古的“摘盡枇杷一樹金” 。
這只漂亮的瓷碗現(xiàn)在就放在觀復博物館,作為黃釉的典型代表展出。
跟6公里外的798藝術區(qū)相比,同處朝陽區(qū)大山子的觀復博物館顯得偏僻多了,已經(jīng)到了北京五環(huán)外,但這絲毫沒有嚇退對古文物或馬未都感興趣的人。這座創(chuàng)立于1996年10月的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因創(chuàng)辦人、現(xiàn)任館長馬未都先生而名聲大噪,近日又由于推出“瓷之色”的專題展覽而備受矚目,參觀者絡繹不絕。
馬未都
“我們過去對瓷的概念很大程度上都是紋飾,很少有人從釉色這個角度去分類、解析,也沒人搞過這樣的展覽,我們這是第一次。 ”馬先生介紹說,釉色與紋飾是欣賞陶瓷時需要注意的兩大裝飾,但是前者抽象,后者具體,人們更容易關注到后者,而忽略了陶瓷的顏色本身也是一個精彩紛呈的藝術世界。按照觀復博物館網(wǎng)站公告的說法,此次展覽的目的是換一種角度解釋陶瓷的成因,并充分展示瓷之色帶給人們感觀上的神奇變化。
馬先生一直有個觀點: 創(chuàng)造美有時候是天生的,比如一些人之所以是歌唱家,就是因為天賦過人,但是欣賞美則一定是后天的,需要接受一定的美學訓練。古代人對于女人小腳的欣賞,就是美學教育的結果。同樣,要是沒人從小告訴你金魚長成那樣很好看,那你乍一看到,沒準會覺得它是丑八怪。
此次展覽以瓷器的顏色作為主題,是否也有對民眾普及美學教育的意圖呢?對于我們的疑問,馬先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馬先生認為,瓷的顏色本身就表現(xiàn)形式而言,比較含蓄,理解起來有困難。說著,他指著一個宋朝定窯的白瓷, “比如這個白釉, 一般人需要接受一定的美學訓練,否則他不知道怎么去欣賞它。我們把不同時期、相同釉色的瓷放在一起,讓大家去對比著看,就是希望引起人們對這方面的注意和思考。 ”
與《百家講壇》上的馬先生相比,生活中的他多了一分隨意、一分親近。同樣的感受出現(xiàn)在我們參觀的時候: 只有兩層樓、3000多平米的展廳布置得很用心,環(huán)形路線加上錯落有致的通道,讓幾個展館渾然一體,隨便從哪個門進去, 都可以一路看過去, 不必走回頭路,不會有遺珠之憾。文物的擺放方式追求自然、 大方, “我們盡量不讓觀眾隔著玻璃看,讓人感覺這個東西是親切的” 。此次 “瓷之色” 專題展覽就設在一樓北側的陶瓷館。
此次展覽根據(jù)釉色不同,劃分為白釉、黑釉、青釉、醬釉、綠釉、紅釉、藍釉、黃釉、官釉、色斑釉、仿生釉幾大類, 展品近200件, 既有專供皇家使用的“黃器” 、“殿器” ,也有“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黑色日用品,還有文人雅士喜愛的青花瓷。有的熱情奔放, 有的含蓄內斂,如清康熙年間燒造的郎窯紅釉梅瓶,紅若牛血,艷似花開,而產(chǎn)于宋朝的外醬釉內白釉碗色彩內斂,卻又落落大方,有如大家閨秀。
原始瓷器偶然沾上的釉點啟發(fā)了工匠的思路,施釉遂變成了主動追求, 這一手段讓陶瓷一天天地漂亮起來,也讓陶瓷更加實用……
據(jù)馬先生考證,雖然青瓷出現(xiàn)得最早,但白色才是最早的追求。
因為早期瓷器之所以是青色的,并非主觀使然,而是材料和工藝決定了它的本色就是這樣子。釉色變化的歷史,其實也是一個不斷提純的過程,工匠們便是在摸索了上千年的青瓷燒造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了燒造白瓷的技巧。白瓷與青瓷名為兩類,實際上是同一個系統(tǒng)里的拓展與競爭,簡單點兒說,就是把青瓷中的青色去掉,便燒成了白瓷。
定窯白釉印盒
像宋朝的定窯白釉印盒(土定)看上去白中隱青,似乎還未完全脫去青瓷的痕跡; 到了遼代,定窯燒出的白瓷胎質致密,釉白瑩潤,叩之清越; 取代遼的金人尤其推崇白瓷,多地的白瓷得以發(fā)揚光大,展出的耀州窯月白釉缽,顏色更加潔白,還多了印花工藝,趣味盎然。
不過,這些跟明永樂年間的甜白釉相比,又遠遠不及。據(jù)史料記載,永樂一朝,白瓷采用景德鎮(zhèn)潔白如玉的高嶺土,再施以透明釉,白的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從甜白釉的名字便可看出。
甜白釉僧帽壺
瓷器不能品嘗,何甜之有?有人認為永樂白釉與白砂糖相似,所以叫這個名字,馬先生則認為甜白一名,重在神似,強調內心之感受,不重外在之表現(xiàn)。靜靜觀之,有如甘泉淌過,不動聲色而心生喜悅。像產(chǎn)于明永樂的甜白釉僧帽壺,便白得優(yōu)雅,白得恬淡,仿佛數(shù)百年的歷史如流水,從壺口緩緩流出,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
隨著工藝的不斷進步,瓷器的釉色變得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純凈。到了清朝后期,釉色的燒造技術已經(jīng)到了如指使臂的地步,幾乎想燒什么顏色就燒什么顏色,形狀也更加多變,顏色和形狀都富于變化的仿生瓷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桃花洞觀音瓶
觀復博物館中的“桃花運”系列絲巾的創(chuàng)意便來自清乾隆年間生產(chǎn)的“桃花洞”觀音瓶。當時技術進步了,各種釉色都玩過了,能模仿的古代瓷器也仿得八九不離十了,工匠們開始玩起了“先鋒藝術” :以吹釉的方式將紅、黃、白、藍、綠五種互不搭界的顏色吹上,創(chuàng)意大膽,做法隨性,其風格在今日看來仍顯新潮。
除了顏色的變化,古人還試圖通過釉色使陶瓷的形狀“發(fā)生改變”——這便是唐代絞胎的源起。陶瓷發(fā)明之初,古人的潛意識里是要擺脫自然屬性的,但是自唐代開始,人們開始嘗試將不同顏色的胎土絞在一起,絞出層次來,開始了陶瓷版的仿生學。流暢的線條自成一體,看上去如花木,似魚石,卻又似乎什么都不像,特殊的美感于此體現(xiàn)。
正在展出的北宋絞釉缽便具備這樣的特點: 白褐兩色有如兩個緊緊相隨的舞者,忽而前,忽而后,有時緩如平水,有時蘧然直下,在缽外面劃出一組組美麗的線條,似石非石好像很有規(guī)律,卻又無章可循,給人們以無限想象的空間。
這一追求在清乾隆時到了巔峰狀態(tài)。雍正六年,醉心于陶瓷工藝的改進督陶官唐英入駐景德鎮(zhèn),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不僅把《陶成紀事碑》里的57種陶瓷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還自創(chuàng)一類,從仿自然到仿器具,無所不仿,有松石,有珊瑚,有蝦蟹海螺,有書函金佛……目前藏于故宮博物院的清乾隆仿雕漆碗,便仿得真假莫辨,幾可亂真。
就這樣,清代的仿生瓷在一夜之間成熟起來, 并攀上頂峰, 前無古人, 后無來者,成為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