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古稀之年的收藏愛好者——王國義,40多年來一直執(zhí)著地收藏各個時期的古董。10月11日上午,記者走進王國義家采訪,真是大開眼界!沒想到在現代化的樓房里,擺放了多件不同年代的古董。在王國義家可以欣賞到很精致的瓷器、玉器、石刻、銅器、絲絹等幾十件各朝代、各類、各式古董。
●家庭環(huán)境熏陶 從小喜愛收藏知識
“這都是我40多年來的珍藏,每一件藏品我都愛不釋手,它們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是我最珍惜的‘寶貝’。”
王國義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輩都是知識分子。很小的時候,王國義就很喜歡文學、歷史。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1959年,王國義中專畢業(yè)后,到圖們市的一所中學擔任歷史老師。閑暇時,王國義喜歡翻閱歷史、文學等方面的書籍,尤其是對考古、鑒寶之類的書籍很感興趣。久而久之,他積累了很多有關收藏方面的知識,沒事的時候逛逛古玩市場,經常和一些古玩愛好者切磋、研究。1999年,王國義退休后,仍專心從事收藏工作。
王國義對記者說,他剛開始收藏古董時,家人是不支持的,因為當時家里的生活條件有限,如果把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投入到收藏,必然對家里的正常生活帶來影響。如今,一雙兒女都已長大,家里的日子也逐漸好起來,現在家人也挺支持的,覺得收藏這些文物,也算是為國家作點貢獻。
●收藏經驗:“看、換、藏”
“作為一位收藏者來說,如果發(fā)現一件有價值的東西,我就會想盡辦法把它收起來,不讓不懂的人破壞它,換句話說也是對它的一種保護。”看見老的、喜歡的、就要把它收來。聽起來很簡單,可是真的做起來,王國義卻為之付出了很多。
王國義說:“我的收藏經驗就三個字‘看、換、藏’。”閑暇時,王國義就到古玩市場或是收藏愛好者家里逛逛。由于收藏品的價格都很高,王國義要是相中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直看。“每個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要是瘋狂地收購,根本不夠,也不理性,我就只能看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王國義理出了一條清晰的思路,那就是用現有的東西和別人進行交換,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就收藏起來。
今年8月,在延吉市興安大集上,王國義意外地發(fā)現有人在出售老古董。王國義一眼就相中了攤位上的三把古代壺具,他像找到了寶貝一樣,向賣主詢問價錢。由于那個賣主急著用錢,開口就喊出幾萬元的高價,而且表示只收現金?墒,當時王國義手上并沒有太多的閑錢,碰到了喜歡的東西怎么辦呢?“就地取材。”王國義從脖子上取下一條價值上萬元的翡翠長壽大仙項鏈,表示要和賣主交換。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王國義終于如愿以償,收回了那三件“寶貝”。
●最具收藏價值的“紫砂方壺”
王國義的收藏品達到幾十件,其中代表作有宋遼時期的陪葬品“鳳首瓜型倒流壺”,明代嘉靖、萬歷年間的“紫砂方壺”,康熙御制的“銅制葫蘆狀提梁壺”,明清時期的“青花雙魚瓷器”等。其中,年頭最久的是“鳳首瓜型倒流壺”。此壺的頭部是一個雞頭,壺身為一個瓜果,呈棕黑色。特殊之處在于它沒有壺蓋,底部卻有一個直徑約2厘米的圓孔。使用時,只能通過圓孔注入,所以也稱倒流壺。經王國義和一些業(yè)內人士分析,這個壺應該是宋遼時期少數民族用來陪葬的物品。
談起這40年來收藏的物品中,王國義表示他最珍惜、最值得驕傲的就是“紫砂方壺”。這個方壺是用紫砂制成,壺身四周雕刻著一些象征著吉祥的圖案和文字,壺蓋和壺底下放印戳“李茂林造”四字楷書款,整個壺做工非常精致,色澤十分柔和。
王國義說:“這把壺出自紫砂名人李茂林之手。李茂林,即李養(yǎng)心,江蘇宜興人,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宜興制壺高手。由于他制造的成品比較少,所以市面上仿真品幾乎很少。”王國義的這件“寶貝”也拿給一些業(yè)內的收藏者進行鑒賞,都紛紛表示此物彌足珍貴,很具有收藏價值。
●在收藏中體會“紅色情結”
聽著王國義老人介紹他的收藏品,會覺得他是在講歷史,從古代到現代,隨便一件藏品,他都能信手拈來地說出物品的歷史背景和收藏價值。
隨后,王國義給記者展示了一些紅色文化藏品。“以前那個年代這些東西比較常見,后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些有著鮮明時代特點的物件越來越難找了,那時候很多收藏愛好者只注意購買古玩之類的老古董,卻忽略了這些‘紅色’收藏品。我比較喜歡,平時就注意收集,時間一長,就積累了這么一堆。”王國義看著自己的藏品滿足地說。如今,王國義收藏的與紅色文化相關的獎章、徽章、紀念章、絲絹、物品等有十幾件。
收藏已成為王國義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通過收藏,王國義從中領會到了許多常人難以感受到的快樂和愉悅,這份快樂和愉悅將永遠伴隨他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