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網興旗下網站: 中華陶瓷網  中國瓷都德化網  德化陶瓷商城  網興網絡
中華陶瓷網——德化陶瓷頻道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頁 展會 人才 商城 圖庫 電子雜志 陶瓷技術 行業(yè)百科 營銷管理 名家名瓷 論壇
頻道首頁 歷史文化 名家名瓷 最新動態(tài) 德 化 窯 名瓷展會 德化瓷譽
瓷博物館 陶瓷郵票 陶瓷著作 陶瓷教育 陶瓷旅游 收藏鑒賞 德化概況
歷代陶藝名家:
蘇學金 何朝宗 顏俊高
何朝宗
現(xiàn)代陶藝名家:
楊劍民 于仰賢 陳仁海
陸斌 何炳欽 田鴻喜
曹春生 陳敏 郭國基
德化陶瓷企業(yè)
 

發(fā)布:2011-8-31 13:41:01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 [字體: ]

      隨著絲綢之路和敦煌學研究的興起,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實物載體——外銷瓷研究也逐漸成為陶瓷研究領域的主流課題,克拉克瓷和汕頭器成為陶瓷研究的寵兒�?死舜珊蜕穷^器是當時歐洲對來源于中國東南沿海民間窯場用于外銷瓷器的一種稱謂,其具體產地一直是學者們亟待解決的課題。20世紀90年代,隨著漳州窯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掘,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不斷被填補;然而,在深入研究產地與銷售地時,流通環(huán)節(jié)的資料缺失成為研究的瓶頸。“南澳Ⅰ號”的發(fā)現(xiàn)使實現(xiàn)這個突破成為可能。

  2007年5月底,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人在沉船海域進行潛水探摸,終于發(fā)現(xiàn)了這條沉船并成功定位。6月初,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沉船進行了前期調查和外圍采集,同時將沉船命名為“南海Ⅱ號”(后改為“南澳Ⅰ號”)。

  “南澳Ⅰ號”沉船海域深度超過26米,是目前中國沿海開展水下考古的海域中最深的地點。2008年,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制定的《“南澳Ⅰ號”沉船搶救發(fā)掘與保護方案》通過了國家文物局專家論證,同時獲國家文物局批準。

  2010年4—7月,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和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lián)合對“南澳Ⅰ號”沉船進行發(fā)掘。通過水下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沉船現(xiàn)存有16道隔艙板,15個艙位;現(xiàn)存船體的縱向長度約27米,最寬的隔艙長度7.5米;通過測量,船體縱軸方向為10度,橫傾角度在8—13度(各艙存在差異),其中N8附近幾個艙的外舷有堆積厚度較淺的大量文物遺存,說明船體有可能發(fā)生過斷裂,部分船貨在沉沒時被傾倒到船體外部。沉船貨物以瓷器為主,沉船的各隔艙板之間均清理出碼放整齊的一摞摞瓷器,成摞瓷器基本上都是呈側立橫放并交錯碼放形式�?脊殴ぷ麝牪杉l(fā)掘出水了大量的陶瓷器、金屬器等文物。此次發(fā)掘總計出水文物11248件。

  “南澳Ⅰ號”是我國目前已發(fā)現(xiàn)保存最好的沉船之一,遺物在海底散落的范圍不足250平方米,證明破壞不太嚴重。“南澳Ⅰ號”的破壞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自然力的破壞,沉船為木質船體,暴露在水體中很快就會被底棲生物侵蝕殆盡,除凝結物已經凝結成塊外,其他貨物向四周散落,在散落過程中造成破壞。另一種是人為破壞,主要是漁民在發(fā)現(xiàn)沉船、打撈船貨的過程中造成的損壞。這部分損壞主要集中在船中部已經掏開的兩到三個艙內和相近的外圍。通過調查和2010年度的發(fā)掘,沉船文物目前發(fā)現(xiàn)有陶瓷器、鐵器和銅器等各類文物品種,其中瓷器占絕大多數(sh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福建漳州窯的產品,大盤居多,胎厚,青花圖案顏色灰暗,火候比較小,吸水性強;另一部分是江西景德鎮(zhèn)窯系的產品,碗、杯、碟居多。同樣的船貨構成在世界很多海洋航線上都有發(fā)現(xiàn),最遠的達到大西洋,證明來自中國這一時期的沉船的外銷貨物品種和數(shù)量都比較穩(wěn)定。

  在“南澳Ⅰ號”船載的瓷器當中,以漳州窯青花為大宗,瓷器種類主要為大盤、大碗、缽、罐以及杯、盞、瓶等,青花瓷大盤和帶蓋青花瓷缽是有代表性的器物。船貨中還包含了相當數(shù)量的江西景德鎮(zhèn)產的青花瓷器與五彩器物,其中以青花套裝粉盒、刻畫龍紋撇口碗尤為精美。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fā)展于三國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從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發(fā)布第一個禁海令,到明穆宗隆慶元

  年(1567)局部廢止海禁時止,其間接近200年之久,而這一時期,正值葡萄牙、西班牙開始大航海的時候。而“南澳Ⅰ號”的發(fā)現(xiàn)印證了史料的記載,這是在局部開海的關鍵時期的一條貿易商船,它所反映的不僅僅是沉船本身的價值,而是與之相關的文化與對外交流,它足以證明,中國并沒有獨立于世界之外。

  “南澳Ⅰ號”是我國沿海經過正式考古調查和發(fā)掘的明代沉船,為解決中國海外貿易、航海、制瓷等諸多學術課題提供了翔實可靠的實證材料,為研究明代中國經濟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和線索。以陶瓷為例,沉船中大量的漳州窯系產品極富特色。由于漳州窯的屬性,目前國內傳世與出土的器物均不多見,窯址發(fā)掘亦多為殘件;通過對“南澳Ⅰ號”沉船的發(fā)掘,不僅提供了品種極為豐富的成品,同時也填補了16—17世紀間大航海時代我國海外貿易政策轉變、東南沿海經濟結構變化等資料的空白。

“南澳Ⅰ號”考古:遺物海底散落不足250平方米(2)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關于我們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法律聲明  誠聘英才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訪客留言
 運營商:網興網絡科技 版權所有 (C) 2007-2008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Cceram.com
電子郵件:service#ctaoci.com 聯(lián)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園科技大樓二樓 郵政編號:362500 閩ICP備05012475號
電話:0595-23555005 傳真:0595-23593359 廣告熱線: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 陶瓷供應業(yè)務QQ:5673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