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史家講到唐代的瓷器生產(chǎn),常說的一句話,叫做“南青北白”。
從陶到瓷的質(zhì)變,標志之一就是瓷胎上施釉。自打商代出現(xiàn)原始瓷,淡綠色的青釉一直占據(jù)瓷釉的主流。這種玻璃質(zhì)的透明釉經(jīng)過兩千年的歷練,質(zhì)地越來越純,色彩越來越青翠。到了唐代,浙江越窯燒制的青瓷器,已經(jīng)稱得上爐火純青了。大約在公元6世紀的北朝,出現(xiàn)了白釉的瓷器。起初的白瓷釉色中泛著青灰,直到唐代,河北邢窯燒出如銀似雪的白瓷,才真正有了一個新品種跟獨霸“瓷壇”的青瓷對上話。這個時期,以越窯為代表的南方窯場大宗產(chǎn)品是青瓷,而以邢窯為中心的北方窯場則擅長燒制白瓷。“南青北白”兩大色彩,正是當時中國瓷器生產(chǎn)局面的形象概括。
圖:寶石結晶釉碧玉美人瓶
與越窯青瓷抗衡,的確不是一件容易事。始燒于東漢的越窯,到唐代已經(jīng)積累了六百多年經(jīng)驗,青瓷制品精致得堪稱工藝品。無論小巧的茶盞、粉盒,還是高大的瓶、壺、罐,都做得造型周正,線條秀美,釉色如一汪湖水般青幽含蓄。到了晚唐,更燒制出青瓷極品“秘色瓷”。詩人們激動地稱它為“越泥似玉之甌”。
越窯青瓷雖好,畢竟是使用了上千年的傳統(tǒng)產(chǎn)品,而人們"喜新厭舊"的心理,則是促使文化藝術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動力。這時出現(xiàn)的邢窯白瓷,恰恰代表著一種富有朝氣的新生力量,因此面世伊始就迅速風靡全國。當時的文獻記載:“內(nèi)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內(nèi)丘就是邢州一帶。還有一個故事更說明問題:唐代大中初年的樂師郭道源,把十二只越窯和邢窯的茶盞擺成一排,分別注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一敲,就奏出了美妙的音樂。能用作打擊樂演奏樂曲,說明這兩種茶盞質(zhì)量都很高超。
可是也有不喜歡邢窯白瓷的,比如生活在中唐的茶圣陸羽。他在《茶經(jīng)》里談論各地燒制的瓷茶盞時說:有人認為邢瓷在越瓷之上,我大不以為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陸羽再三地說“邢不如越”,其實另有原因。當時的茶葉加工技術比較原始,煮出來的茶水是淡紅色的,而文人雅士們倡導飲茶,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追求這種“綠色飲料”帶來的自然天成的氛圍,包括茶葉的青綠色澤。淺紅色的茶湯在白瓷盞中缺陷畢露,只有用類玉類冰的越窯青瓷碗襯托才更完美。所以,陸羽褒揚青瓷排斥白瓷,并不說明它們質(zhì)量的高下。
不管人們怎樣褒貶,南青北白的對話,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要是沒有邢窯打下白瓷的技術基礎,以后的青花、釉里紅、五彩、粉彩等等彩瓷,也就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