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自其出土就注定驚艷世人的眼球!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種隨葬用的冥器。唐三彩的藝術(shù)價值不只在于它蘊含的歷史文化,也在于唐三彩自身繁縟、高超的燒造工藝。
圖:唐三彩高級禮品龍馬精神
唐三彩是中國唐代的藝術(shù)精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所謂唐三彩,是指中國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后來也用來泛稱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種,如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但主要以黃、綠、白(或綠、赭、藍)3色為主,所以稱之為三彩。
唐三彩不見于古代文獻,直到清末建造隴海鐵路,在洛陽邙山毀損唐代墓葬,發(fā)現(xiàn)頗多的唐三彩陶器。古董商將其運至北京,引起學者王國維、羅振玉等的高度重視,出土的唐三彩被修復(fù)成功,引發(fā)了收藏熱。
唐三彩采用二次燒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窯內(nèi)經(jīng)過1,000至1,100℃的素燒,經(jīng)過冷卻,再于胎上繪以各種釉料入窯進行釉燒。唐三彩是一種高溫(攝氏850至950度)釉陶器,用含有銅(釉為綠色)、鐵(赭黃色)、錳(紫色)、鈷(藍色)、銻(淺黃)等作釉料著色劑,并加入鉛、鋁作助熔劑。其釉色互相滲化,加上年代久遠,部份顏色發(fā)生變化并產(chǎn)生新色,具有較高的裝飾藝術(shù)水平。但由于實用性較差,唐三彩主要用于隨葬,即冥器和俑。
唐三彩種類很多,主要分為人物、動物和器物3種。人物有文臣、武將、貴婦、男僮、女仆、藝人、胡人等。動物有馬、駱駝、牛、羊、獅、虎等。器物有盛器、文房用具、室內(nèi)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