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講究色、紋、型、質、境之美。色即人們俗稱的窯變。窯變可謂是鈞瓷最鮮明區(qū)別于其他名瓷之處。鈞窯以“入窯一色、出窯萬彩”被譽為“鈞無雙”。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鈞瓷會發(fā)生釉色的輕微變異。這些緣于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共同作用,非人工之巧所能辦到。文人墨客用“晚靄微茫潭影靜,殘陽一抹淡流霞”和“煙光凌空星滿天,夕陽紫翠忽呈嵐”來對之贊美。
圖:鈞窯瓷器盤瓶
型即鈞瓷的器型。鈞瓷的造型線條簡潔大方,傳統(tǒng)造型有200余種,主要有香爐、寶象瓶、葫蘆瓶、連座瓶、玉壺春瓶、梅瓶、雙龍活環(huán)瓶、鵝頸瓶、出戟尊、三陽開泰尊、蓮花尊、花盆、鼓釘洗、碗等;新創(chuàng)品種有幾十個,主要有魚瓶、天球瓶、日月瓶、觀音、彌勒、鐘馗、十二生肖、動物、花插、掛盤等。
紋即紋理。鈞瓷燒造,工藝獨特。在色彩斑斕的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紋路,典型的如冰片紋、蚯蚓紋、魚子紋,此外還有兔絲紋、蟹爪痕、雨絲紋等。特別具有審美價值的是冰裂紋,俗稱開片?v橫交錯,如網狀分布,歷來以大器開小片、小器開大片為佳。
質即器質。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鈞瓷的原料中采用了含有氧化銅成分的孔雀石。胎中鐵、鈦的含量影響著鈞釉的鮮艷程度和色調的深淺,硅、鋁的含量對釉的開片有著重要的影響,堿性成分的多少則影響著釉的流動性。所以鈞瓷“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對鈞瓷燒制技法的了解可以幫助收藏者更好地鑒別鈞瓷。
境即圖案和意境。古人用“白胎燒就彩虹來,無色成窯畫作開”贊美鈞瓷的意境之美。鈞瓷釉面,在高溫燒制下,釉料交融,自然流變,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圖形,如同國畫中的大寫意,賞者在豐富的想象力中獲得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