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釉唾壺
黑釉唾壺,東晉,高9.9cm,口徑8.9cm,底徑9.4cm。
唾壺,束頸,扁圓腹,平底略上凹。外壁施黑釉,釉不及底。因釉層在高溫熔融狀態(tài)下產(chǎn)生垂流,致使器物下部積釉處釉層較厚,堆積欲滴。釉面滋潤,開有片紋。
唾壺亦稱唾器,屬于衛(wèi)生潔具。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曾出土署“女陰侯唾器”銘的漆唾器。瓷質(zhì)唾壺始見于東漢,三國、兩晉時開始流行。東晉時期以青釉唾壺較為多見,黑釉唾壺少見。東晉時期燒黑釉瓷的瓷窯以浙江德清窯瓷器最為著名,經(jīng)科學(xué)化驗其黑釉中三氧化二鐵含量達8%左右,故燒成后,釉面產(chǎn)生色黑如漆的效果。從這件唾壺的胎釉特征看,亦應(yīng)屬于德清窯制品。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東晉,高18cm,口徑7.9cm,底徑10cm。
壺,短頸,溜肩,鼓腹。肩部一側(cè)飾雞頭形流,流內(nèi)有孔與壺身相通,流嘴呈筒狀,雞冠高聳,雙目圓睜。與雞首相對的一側(cè)飾一彎形圓柄,上下分別與口沿、肩部相接,便于握持。肩部另外兩側(cè)各飾一橋形系,可穿繩提攜。壺施黑釉,釉層豐厚,釉面滋潤透澈,色黑如漆,勻凈無瑕。外壁施釉不到底,近足處露出褐色的胎體。
此器制作端正,各部位比例協(xié)調(diào),尤其是以雞首裝飾壺體,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
雞頭壺是南北方早期陶瓷的主要造型之一。始見于三國末年,流行于兩晉至隋,因壺肩部塑雞頭而得名。燒制的瓷窯有越窯、甌窯、福清窯等。早期的雞頭壺通常是在壺的肩部對稱地貼飾雞頭和雞尾,使其首尾相呼應(yīng),雞頭短小,無頸,且與壺體不通,純系裝飾。東晉時,壺體變大,雞頭由裝飾物變?yōu)榫邔嵱眯缘膹埧、引頸之壺流,短尾則變?yōu)閳A形長柄。東晉晚期,壺的曲柄出現(xiàn)了龍首柄。南朝時,雞頭壺由圓渾變得細(xì)長,雞頸加高,雞冠高聳,龍首柄加長。唐以后,雞頭壺逐漸消失。
德清窯遺址位于今浙江省德清縣境內(nèi),所燒造的精良黑瓷別具一格,成為當(dāng)時頗具聲譽的特殊瓷窯,同時兼燒青瓷。黑釉和青釉雖都以氧化鐵為著色劑,但黑釉中氧化鐵的含量比青釉中高,達到6-8%。東晉黑釉瓷以浙江德清窯為代表。常見的器物除雞頭壺外,尚見有碗、缽、盤、罐、壺等日用器皿。其燒造歷史較短,大抵在東晉至南朝早期的一百多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