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春拍的瓷器專項中,古瓷器一直成為最高估價的焦點。如目前估價最高瓷器、玫茵堂珍藏的清乾隆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錦雞花石”圖膽瓶估價1.8億港元
瓷器拍賣“冰火兩重天”2011春拍已基本結束,藝術品市場的持續(xù)火爆以及高速增長成為最大看點,近300億元的成交總額讓今年的春拍異常精彩。
中國嘉德在春拍中共推出4場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總成交額8.3億港元,成交率為77%,并創(chuàng)下掐絲琺瑯器皿、青白釉瓷等世界拍賣紀錄。其中,一對清乾隆御制鎏金銅胎掐絲琺瑯“春壽”寶盒以5106萬港元成交,創(chuàng)下掐絲琺瑯器皿世界拍賣紀錄;一尊南宋青白釉觀音菩薩坐像以2530萬港元成交,超過拍前估價3.5倍,并創(chuàng)下青白釉瓷世界拍賣紀錄。另有一件清乾隆藍地琺瑯彩雙龍蓮紋盌(藍料雙方框四字楷書款)以6002萬港元成交,超過估價6倍,成為最高成交單品。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香港蘇富比舉行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萃”專拍卻令人大失所望,整場拍賣最終的成交總額遠遠不及事先預估的7.1億至10.7億港元。據(jù)了解,“玫茵堂珍藏”專場所呈現(xiàn)的近80件精品瓷器,是拍賣市場上歷年來估價最高的一個瓷器專場。而佳士得估價2億元的“轉心瓶”也遭遇流拍。據(jù)統(tǒng)計,在此次瓷器拍賣中,平均流拍率達51%。
清代瓷器估價最高在2011春拍的瓷器專項中,古瓷一直成為最高估價的焦點。如目前估價最高瓷器———玫茵堂珍藏的清乾隆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錦雞花石”圖膽瓶估價1.8億港元。
香港蘇富比中國藝術部資深專家沈恩文表示,琺瑯彩最初由西洋傳教士引進,是清代內府造辦處繪施于銅、瓷及玻璃胎器的加彩技藝。造辦處御制瓷胎畫琺瑯器產(chǎn)量極少,傳世品多集中在北京和臺北兩故宮博物院。而此次亮相蘇富比春拍的又是“錦雞花石”這類極少出現(xiàn)的題材,目前同類型的藏品只有4件,除了博物館典藏外,能在市場上流通的只有兩件。而1.8億港元的估價是從琺瑯彩御瓷的藝術價值和市場需求兩方面做出的合理定價。
記者了解到,目前,清代瓷器是藝術市場中最火熱的一個板塊,自去年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以約5.5億元天價成交,對當時中國瓷器藝術品市場有了推高作用后,清代瓷器拍賣更是備受業(yè)界關注。
當代瓷器“只進不出”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春拍中,當代瓷器的價格已逐步為內地藏家推高,或成為了新的黑馬。
據(jù)了解,瓷器收藏歷來“厚古薄今”。近兩年中國古代瓷器拍賣紀錄不斷被刷新,然而當代瓷器拍賣情況在拍場上卻一直不溫不火。今年春拍許多拍賣公司都加大了當代瓷器的征集力度,除北京保利和嘉德外,北京匡時也首次推出了當代瓷器專場。而重量級作品的出現(xiàn)也推高了當代瓷器的整體行情。
景德鎮(zhèn)陶瓷研究所所長賴德全表示,以往當代陶瓷的藏家以日本和東南亞居多,由此,很多當代瓷器的精品都流入海外或港臺地區(qū),不過近兩年內地藏家對當代瓷器興趣大增,將當代瓷器整體價格推高了好幾倍,其中精品的價格都已經(jīng)超過百萬元,普品價格也能達到數(shù)十萬元。
有拍賣界人士分析,當代瓷器拍不出高價并不是瓷器本身的原因,而是征集難度較大。該拍賣人士表示,“很多大師級陶瓷藝術家對拍賣行業(yè)規(guī)則、特點不了解,其作品又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因此不愿意將作品交給拍賣行操作。相對于古代瓷器,當代瓷器價格偏低,藏家們都是‘只進不出’,導致拍賣市場缺乏精品,自然也就難以拍出高價。”目前當代瓷器與當代書畫、油畫相比,無疑是一塊價值洼地。
有藝術品經(jīng)紀人表示,由于好的瓷器一般都在海外流通,人們對于高端瓷器的接受度和認識度還不夠。高價位瓷雜市場仍舊面臨嚴峻考驗。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瓷器收藏者有必要對瓷器板塊進行“深耕細作”,深入發(fā)掘未來的潛力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