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shù)人的眼光緊盯著明清瓷器時,有一小部分人開始收藏民國瓷、建國瓷,在他們看來,近代瓷器的市場價正處低位,值得長線投資。
“建國瓷”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建國瓷專指1953年國家組織生產(chǎn)的有嚴格意義的官僚體制的現(xiàn)代官窯制度下的首批官窯產(chǎn)品,產(chǎn)品為青花、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紅等品類。
但該瓷器在市場上少有流通,因此也有藏家把1949-1966年(建國到文革前)的瓷器統(tǒng)稱為“建國瓷”。
被忽視的潛力股
由于建國瓷缺乏一定的歷史積淀,一直以來并不被藏家們所重視。
一些藏家認為,在收藏中古董收藏才是高雅文化,建國時期生產(chǎn)的瓷器特別是老百姓生活日用建國瓷壺,較其他藏品,具有大眾性、普及性、門檻低等特點。所以,很多建國藏品價位低,甚至有些被當作“廢品”處理了,使存世量稀少下來,這也成就了建國瓷的收藏契機——“物以稀為貴”。
事實上,建國瓷的工藝水平、獨特的政治色彩,都是值得注意的“升值點”。
據(jù)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瓷業(yè)正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tài),中央政府高度重視陶瓷這個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號召各地成立國營性質(zhì)的工廠,保證批量生產(chǎn)以此推動出口創(chuàng)匯和滿足國內(nèi)市場需求,于是誕生了諸如千年瓷都景德鎮(zhèn)瓷器廠之類的大型陶瓷生產(chǎn)企業(yè)。
“這些工廠里的老陶藝家,個個都是名家。”據(jù)了解,景德鎮(zhèn)雕塑瓷廠的曾山東、蔡敬標、何水根等,都是成名于民國晚期的雕塑名家;再如,前身為明清御窯廠的建國瓷廠的瓷器,均由徐悲鴻、齊白石、梁思成等宗師級的人物親臨指導把關;輕工業(yè)部陶瓷研究所里還有民國“珠山八友”中的劉雨岑及其“八友”的后代和傳人:王錫良、汪桂英、劉平、王懷俊、徐亞風、胡廬、周國楨、張松茂等,人才輩出。
建國瓷器
“因此,建國瓷的工藝水平不亞于任何一個時代。”藏家李險峰介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年由輕工部陶研所出品的毛主席(7501)專用瓷,又被稱為“紅色官窯瓷”,因其工藝水平極高,存世量極少,這批瓷器在國內(nèi)外市場上備受推崇。
從20元到4000元
十年前,藏家李險峰曾以20元買回一件花瓶,該花瓶上刻有“慶祝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的字樣,2007年,這件花瓶以2000元成交,而到今年,該藏品的市場價已到4000元,漲幅高達200倍。
“正因為關注建國瓷的人少,所以留下的東西也少,一碰到喜歡的買主,價格自然就高。”李險峰還介紹,2008年,圈內(nèi)一位朋友賣出一件齊白石的學生所繪、題為“向福建前線炮擊金門的解放軍官兵致敬”的繪瓷作品,當時成交價為3萬元,今年,他想從買主手中以5萬元的高價回購,該買主不愿出讓。“這些作品,無一例外地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政策色彩越濃厚,瓷器價格越高。比如反映新中國成立初期欣欣向榮的場面、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反蔣反特、抗美援朝等題材的繪瓷作品都有較大的升值空間。”李險峰說。
“這一判斷是有依據(jù)的。”李險峰進一步分析,由于建國瓷壺產(chǎn)生在熱火朝天建設時期,年限很短,只有20年,記載中國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氛圍,這是歷朝歷代瓷壺無法比擬的,對于收藏者來說,它就有了一定的收藏價值。另一方面,由于建國瓷大多為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如瓷盤、瓷碗、瓷杯、瓷壺等,其圖案多為人物、花鳥、山水,因此政治色彩濃厚的瓷器就更顯珍貴。
“一些普通的山水、花鳥題材作品漲幅也不小,如5年前以1500元買的題為‘江山如此多嬌’、高80厘米的滿繪山水粉彩瓷,3年前以7000元成交,兩年就漲了4倍多。”
適合初級藏家
與動輒上百萬的明清瓷器相比,民國瓷、建國瓷更適合初級藏家。第一,是價格尚處較低位。據(jù)介紹,目前一些較為典型建國瓷壺價格大都在數(shù)千元左右。而少數(shù)稀有瓷壺(名家所繪)價格已超過萬元,且仍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另一個原因便是,建國瓷贗品相對較少。“相比市場認可度高的文革瓷,建國瓷關注的人少,價格也較低,作假并不劃算,因此贗品相對比較少。”李險峰說。
價格低,并不意味著不升值。從2007年開始,逐步有人關注建國瓷,因此現(xiàn)在一些精品建國瓷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如今一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的茶具,市場價大概2萬元。
“盡管如此,這個價格依然是新手可承受的風險范圍,因此建議新手從建國瓷、民國瓷入手,眼力漸長后,再深入明清瓷器也不遲。”李險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