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黃卷,小小燈光氤氳出兩千多年的文明和溫暖。最早的燈長什么樣子?省油燈又是怎么省油的?……6月20日,記者走近收藏燈具愛好者李峰,看他收藏的500多盞燈,了解戰(zhàn)國至當代,關(guān)于燈的故事。
花1/3月工資收藏了第一盞燈
49歲的李峰,有一間特殊的工作室:整整兩面墻上“棲息著”他悉心收藏的500多盞燈:戰(zhàn)國燈具、唐黃釉“婦人燈”、明代冥器燈、“一路平安”鹿形燈,還有山西特有的老鼠偷油燈、天寶燈、鼓形燈……共400多個品種。“我收藏的第一盞燈可是花了‘大價錢’的。”李峰說,1985年前后,他上大學學美術(shù),去河南石板巖山里寫生,晚上出去玩時常伸手不見五指,便對燈漸生情感。
此后,他參加工作,在一次古服飾收集時,突然被瓶瓶罐罐的小東西吸引。“跟老鄉(xiāng)們一聊,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燈,我頓時來了精神。”他說,“收藏這第一盞燈花了30元,那是我當時月工資的三分之一。”家人知道這事后,沒少數(shù)落他。
現(xiàn)實版省油燈其實靠水降溫
“那人可不是省油的燈”,是一句戲言。李峰后來請教民俗方面的專家時,才知道他收藏的第一盞燈名叫省油燈。
李峰把玩著自己買入的第一盞省油燈,介紹著原理,“省油燈最早由四川成都附近的邛窯燒制,宋代時山西也有,是古代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燈。形狀似碗,碗壁內(nèi)部中空,設有夾層,夾層中注水,上層放油,點燃燈捻時,水可以降低燈體溫度,減緩油料揮發(fā),達到省油目的。”直到20世紀中期,省油燈仍很常見。宋代的陸游《齋居紀事》中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蜀有夾瓷盞,注水于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
燈是怎么演變來的?
“這個是陶豆或者豆,戰(zhàn)國時期用來盛放食物的,其實就是盤子,燈就是從它演變而來的。”李峰指著一個有支柱的陶盤說。“燈與豆的差別在于支釘,陶盤中央有釘狀突起的,便是燈,沒有突起的便是豆。”
曾有人將燈定義為“用于照明的器具”。但李峰認為這種說法存在缺陷。他說,從古到今生活中用小碟、小碗點燈的實例很多,但不能算純粹意義上的燈,也就是說豆不能算燈。否則,我國的燈具起源史將提前幾千年。
總共投入了四五十萬
“這個是‘文革’燈,上面刻著‘孟家用’,這是百姓中的手有余糧者去專門定制的。”李峰指著一個刻有“為人民服務”的陶瓷燈說,這是他收藏的燈具中,最年輕的;也是典型的山西地區(qū)百姓用燈,老百姓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揚社會、表達對黨的感激。“我的燈里,最貴的是宋朝的多支燈,從重慶收來的,花了1萬多;最便宜的是棋子燈,也就是最小的省油燈。”李峰說,算算20年間收藏燈的投資,大約在四五十萬左右。
壁燈、吊燈、手電其實古代也有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壁燈、吊燈、手電是有電時代之后的事情。”李峰說,實際上,這些在古代都有。比如壁燈在古代很常見,其原料原理和一般照明燈一樣,只是樣式上多了個“耳朵”,便于使用木棍、釘子等固定在墻上;他收藏的一盞吊燈,樣式和現(xiàn)在使用的吊燈大同小異,只是要點火照明。而古代的“手電”其實是一盞小燈,帶個罩子,側(cè)面附有長釘子。長釘子插土墻上,手電隨之固定上墻。
輾轉(zhuǎn)奔波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并不是每次都能幸運買到燈。”李峰說,前年,北京報國寺有一件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燈,要價12萬,價格搞不下來,他當時沒有足夠的資金。一個月后準備好錢再去買,已經(jīng)賣掉了。“當時很后悔,我的燈雖然不少,卻缺少領(lǐng)頭的精品。”“這幾年風風雨雨,假貨買得也不少。”1997年,李峰在太原南宮廣場,頭一次買到假古燈。這是一對明中晚期的山西獅子燈,當時花了150元,其實是仿品。他特意把贗品拿出來,分析比較了一番。“當時很氣憤,但也只能邊買邊揣摩,看書、請教專家、去博物館里看,慢慢學習。
如今,李峰已是燈具方面的行家,也能鑒別真假了。他介紹,不僅要眼看手摸,還要注意釉色和手感。“尤其是瓷燈,瓷器的年代對了,燈一般就沒有問題。”
最大心愿開個免費燈具展
“因經(jīng)濟條件有限,我只能遇上一個買一個。近幾年,古燈越來越少,尤其是山西特有的東西,流失到外面去的很多,我希望能逐步收集,盡量形成一個民間燈具系列。”李峰說。
“從戰(zhàn)國到當代,這么多盞燈也能‘照’古今了!”李峰表示,像他這樣癡迷收藏燈具者,在山西他尚未找到第二人。眼看著燈具占據(jù)了屋子大部分空間,自己頗有一番成就感。“其實,燈具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的愿望,就是開一個燈館,免費展出我收藏的這些燈,讓更多的人看到它們、了解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