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薄利多銷,無敢居貴
先秦大商理論家計然認(rèn)為,“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主張“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司馬遷說過:“貪買三元,廉買五元”,就是說貪圖重利的商人只能獲利30%,而薄利多銷的商人卻可獲利50%!队綦x子》中記載:有三個商人在市場上一起經(jīng)營同一種商品,其中一人降低價格銷售,買者甚眾,一年時間就發(fā)了財,另兩人不肯降價銷售,結(jié)果獲的利遠(yuǎn)不及前者。漢高祖劉幫的謀士張良,早年從師黃石公時,白天給人賣剪刀,晚上回來讀書,后來他覺得讀書時間不夠用,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價錢不變,中等的在原價的基礎(chǔ)上少一文錢,下等的少兩文錢。結(jié)果,只用了半天的時間,賣出剪刀的數(shù)量比平日多了兩倍,賺得錢比往日多了一倍,讀書的時間也比往日多了,所以民間有句諺語:張良賣剪刀——貴賤一樣貨。
五、雕紅刻翠,留連顧客
《燕京雜記》中載:“京師市店,素講局面,雕紅刻翠,錦窗繡戶。”有的店鋪招牌高懸,入夜家家門口點起了五光十色的錦紗燈籠,把街面照得如同白晝。有的店鋪擺掛商品宣傳字畫,張掛名人書畫,附庸風(fēng)雅。以此來升華店鋪的品位與提高顧客的回頭率。還有些茶肆、飯館、酒店中特意安排有樂器演奏和評書為客人助興。宋代京都杭州的面食店里,只要顧客一進(jìn)店坐下,伙計立刻前來問顧客所需,“盡合諸客呼索指揮,不致錯誤”。經(jīng)營者們深深懂得豪華的裝飾,反映一個店鋪的實力,于是店堂設(shè)計畫柱雕梁,古色古香,金碧輝煌,極盡鋪陳之能事,以迎合達(dá)官巨賈、貴婦名媛“以求高雅”的消費心理。在服務(wù)上進(jìn)門笑臉相迎,出門點頭送行。這些敬客如神的作法加上高貴典雅的裝飾,使眾多顧客“如坐春風(fēng)”,“一見鐘情”,從而留連忘返、百顧不厭。
六、以義為利,趨義避財
清朝年間,有一商人名舒遵剛,精榷算,善權(quán)衡。經(jīng)商之暇,喜讀《四書》、《五經(jīng)》,把書中的義理運用于經(jīng)商之中,他曾說:“錢,泉也,如流泉然”。他還說:“對人言,生財有大道,以義為利,不以利為利,國且如此,況身家乎。”徽州商人李大皓告誡他的繼承者說:“財自道生,利緣義齲”以此嚴(yán)于律己,做到“視不義富貴若浮云。”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義取利,德興財昌,舍義取利,喪失了“義”也得不到“利”,為商者應(yīng)深以誡之。“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一個經(jīng)營者有長期的理性和智慧,他必不會用惡劣、卑鄙之手段去獲利;用惡劣的手段去做任何生意,最終將會失去已獲的利潤。
七、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韓非子。五蠢》中說:“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這里強(qiáng)調(diào)了一個”善“字。資金不足,必須善于使用,使用的目的也是獲利,唯有資金與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潤滾滾而來。對待商品要做到”務(wù)完物“,即貯藏的貨物要完好,”腐敗而食之貨勿留“;處理資金要做到”無息幣“,即指貨幣不能滯壓,”貨幣欲其行如流水“,貨幣和商品流通了,買賣就活了。宋代的沈括舉例說:十萬元資金倘不周轉(zhuǎn),”雖百歲故十萬也“,如果貿(mào)而流通,加快周轉(zhuǎn),”則利百萬矣“。
八、奇計勝兵,奇謀生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