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龍紋
穿花龍紋又稱“串花龍紋”,“花間龍紋”,一種典型的龍紋,表現(xiàn)龍在花枝間穿行。 五代越窯青瓷已見龍與蔓草相配的紋飾,明代主要以青花描繪,也有用五彩的,穿花龍紋此時期運用較多。明宣德青花扁瓶,以青花描繪纏繞的花枝和穿行其間的龍紋。
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青花僧帽壺,在頸部繪纏枝游龍紋。正德時穿花龍紋最盛行,盤、碗、渣斗、壺、花觚上較為常見。弘治朝青花瓷(器)中有龍游戲于蓮塘中的紋樣,稱“蓮池龍紋”或“蓮池游龍紋”。
九龍鬧海
瓷器裝飾題材。以海水作地,波濤洶涌中有龍九條,謂九龍鬧海。這類題材多以青花作海水,礬紅繪龍紋,紅、藍(lán)相映,呈色濃艷。
青花九龍鬧海紋碗
賞析:青花九龍鬧海紋碗,明成化,高7.8cm,口徑17.2cm,足徑7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外口繪錢紋一周,外腹部海水地上繪不同形態(tài)的龍9條。碗內(nèi)底青花雙圈內(nèi)飾海水龍紋。圈足內(nèi)施白釉,青花雙線圈內(nèi)署青花楷體 “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
此器紋飾生動,腹部淡描海水,濃繪九龍,形態(tài)威猛生動,氣勢奪人。成化青花器以青色淡雅著稱,此器青花深淺相襯,更烘托出神龍之矯健,為成化青花瓷中的罕見佳作。